激發創意的起點-公共藝術融合傳統工藝之影響

劉瑞如(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經理)


研究緣起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動三十多年,如今台灣街頭,尤其是都會區的公共空間多設有藝術品。然,地狹人稠、空間有限的台灣,減少設置藝術品逐漸成為一項公共議題,如鼓勵公共藝術與建築工程結合、倡議多樣型態的公共藝術形式、甚或將建築視為公共藝術[1]等,廣泛討論與觀念交流帶動了台灣公共藝術作品內涵及型式的轉變。

在各式轉變中,將「公共藝術」視為促進各領域交流的「平台」亦是其一。公共藝術政策從早年資助當代藝術家、美化環境的獨立角色,近年逐漸轉變為促進各領域交流整合的「平台」功能,成為當代藝術與接觸的平台(如各式公共藝術計畫)、成為當代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平台(如挑戰各項工業技術的創新作品(圖1)、當然也成為當代藝術與傳統工藝媒合的平台(如融合不同傳統技術的作品)。

劉瑞如/攝影
擷錄自文化部公共藝術網站
圖1:陶藝家賴純純於新北市政府大樓公共藝術作品《北縣啟示錄-流動的風采、建設的能量》,藝術家賴純純為了創作這件色彩鮮艷、不退色的高彩度陶瓷作品,而與和成的陶瓷大廠世大陶板合作。藝術家進駐該廠工廠,共同研發出色澤鮮艷的陶版,藝術家將合作成果應用在作品上,世大則將成果量產。

與傳統工藝或技藝結合的公共藝術作品質材多樣,包括柴窯、竹編、織染、書法(圖2)、交趾陶等。當代藝術家以其獨特觀點念及無邊無際的想像與擁有純熟技術的工藝師們,激互激盪出兼具當代觀點及文化底蘊的「公共藝術」,為台灣公共藝術發展注入不同養份。

《孤舟一繫故園心/ 秋興八首》全景。
圖/蔚龍藝術提供
余承堯《秋興八首》書法原稿。
圖/蔚龍藝術提供
藝術家陳俊豪利用約60萬根蚊釘,以立體材質,透過光影與疏密的排列變化,重新詮釋傳統書法的線條之美。
圖/蔚龍藝術提供
圖2:已逝知名書法家余承堯書法作品《孤舟一繫故園心/ 秋興八首》,由當代藝術家陳俊豪以蚊釘方式轉化作品的質材,成為「國防部『博愛分案』公共藝術C2案」(本案由蔚龍藝術公司策劃)的永久作品。

公共藝術與傳統工藝結合的方式為何?傳統工藝如何藉公共藝術再發展?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起源於20世紀中後期的公共藝術,以藝術社會論為核心本質,涉題於「人」、「藝術」及「空間」的社會關係,不僅不同於一般純粹的藝術行為,在時代潮流演變下其表現形態亦不斷繁衍變化。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名詞,其核心思維與社會人群、互動參與及環境意識息息相關,因而歐美各國紛紛從「百分比藝術」福利政策轉型為國家或城市關照於空間美學議題的重要文化政策,並以立法方式持續推行之。

第二章 台灣公共藝術觀念演變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時俱進,「公共藝術」的定義應當時藝文發展及社會需求而有不同。1992年公告之「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有建築物所有人,應設置藝術品…」2002年修正為「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六年後,民國97年公告之「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更進一步放寬法定的公共藝術類型,修正為「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法定的「公共藝術類型」亦逐漸放寬。1993年公告之「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施行細則」第九條所列舉的藝術品造型多為立體雕塑,包括「繪畫、書法、攝影、雕塑、工藝等技法製作之平面或立體藝術品、紀念碑柱、水景、戶外家具、垂吊造形、裝置藝術及其他利用各種技法、媒材製作之藝術創作。」此條文於2005年刪除。2008年公告之「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進一步將公共藝術類型擴充為「泛指辦理藝術創作、策展、民眾參與、教育推廣、管理維護及其他相關事宜之方案」。

綜而言之,台灣公共藝術政策含有提示效果,透過法令修訂提示未來政策可能的走向。不變的是,政策自始除了規範藝術作品之外,同時要求在公共藝術法定過程中辦理「民眾參與」或「教育推廣」等環境美學教育等面向,不僅成為台灣公共藝術政策上的一大特色,且影響到社區美化、都市計畫等空間美化議題及操作方式。根植於地方文化的傳統工藝也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與公共藝術產生更為深刻的聯結與影響。

個案研究與分析

  1. 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公共藝術計畫
  2. 計畫緣起

    本公共藝術計畫為「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以下簡稱「中創專區」)新建建築所屬公共藝術案,此專區係由經濟部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立,是一集合產業、科技、人文、生態之創新產業研發中心,結合中台灣產業能量,建置創新研發驅動平台,是支援中台灣區域產業研發環境的重要平台。

    本案基地位於台灣中部南投縣中興新村內,南投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富自然美景、多元族群文化及豐富的傳統工藝,包括陶藝、竹藝、漆器等。境內技術精良的傳統工藝師傅人數居全台各縣之冠[2],隸屬文化部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亦設置於此,顯見南投在傳統工藝的地位及重要性。

    中興新村則是台灣首座依循國外「花園城市」(Garden City)所建構,都市機能完善。然自精省及九二一地震後,人口快速流失。中創專區進駐期待導入「生態城市」與「國際村社區」,重新定位中興新村之發展架構。

    公共藝術計畫方向規劃

    中創專區以「創意設計技術研發」為核心。因此,中創專區公共藝術計畫著重在「創新能力之觸發」及「跨界美學之激撞」兩大方向,期望經由公共藝術計畫所展現的創新能力與跨界特質,使其成為一個介質,引導本案所觸及的創新力量(指機構或個人本身的創新能力,如工研院工程師及相關研發專案及技術、工藝研究所的相關藝師培力計畫、在地產業或藝術家們的創新作法等等)及跨界能力(指機構或個人的跨界經驗,如工藝研究所的歐美設計師與台灣工藝家的跨界合作計畫、工研院之設計與產業合作計畫等等) 之引介與媒合,讓傳統與創意及當代設計、科技與當代技術產生撞擊及火花,將這個時代的新科技美學觀及新媒材注入在公共藝術計畫之中,創作出符合中創專區創新與跨界精神之藝術作品。

    執行成果

    本案在規劃之初即採用台灣公共藝術中罕用的「委託創作」方式,以近1500萬的經費委託當代藝術家日籍日籍藝術家Keisuke Toyoda (豐田啟介),由其整合南投境內工藝師提出作品。豐田啟介同時也是一位建築師,他將當代精確的數位運算應用於創作之中,開創出截然不同於以往的作品型式[3],具本案要求的「創新」特質。他擇定三位南投工藝師傅合作,分別為陶藝家林國隆、竹藝家葉基祥及織染家陳景林,共同提出《方陣》、《山嵐》與《空景》三件作品。

    在合作的過程中,工藝師傅們皆表示此次合作促進了當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的對話與交流。首先,豐田啟介以電腦運算出的造型與結構大大挑戰了工藝師傅原有技術,竹藝家葉基祥首次嚐試以竹這項自然質材表現《空景》(圖3)這件由電腦運算出的幾何造型,作品由圓形向外擴散為方形、其中轉折處需仔細處理、並將接頭數量控制在2個以內、每一竹條粗細相當,以求造型簡潔完美(圖4);織染家陳景林為表現豐田啟介表現埔里天空由白至藍漸層色澤的作品《山嵐》(圖5),設計新的織染表現方式,讓作品表面毫無布料接縫,只賸純粹的色澤變化(圖6);陶藝家林國隆對這件以電腦運算、每一面向皆呈現不同造型的作品(圖7)感到驚訝,作品的鋼架結構挑戰陶塊尺寸的精準度。他以窯內擺放位置控制受溫度影響尺寸的陶塊可以達到相同尺寸,俾利順利嵌入不鏽鋼鋼架的硬結構之中(圖8)。其二是豐田啟介要求作品在基本造型元素的一致性(方塊、色系)外,作品表面仍需帶有工藝所呈現的細緻顏色變化,故陶藝家林國隆以上釉次數令《方陣》中相同大小的陶塊呈現出不同的色澤、織染家陳景林則以羊毛氈反覆浸染的方式細膩表現《山嵐》由白至藍的多樣層次。《方陣》、《山嵐》與《空景》這組作品標示出中創專區強調創新的機關特色。

    圖3:豐田啟介設計、葉基祥(藝邨精品企業)製作的作品《空景》。
    圖/蔚龍藝術提供
    圖4:從作品內部可見由圓形擴散為方形的變化及葉基祥對竹材及編法的控制。
    圖/蔚龍藝術提供
    圖5:豐田啟介設計、陳景林(天染工坊)製作的作品《空景》。
    圖/蔚龍藝術提供
    圖6:陳景林以中空的木盒外覆浸染的羊毛氈,使作品達到豐田啟介要求「毫無布料接縫,只有純粹的色澤變化」的視覺效果。
    圖/天染工坊提供
    圖7:豐田啟介設計、林國隆(水里蛇窯)製作的作品《方陣》,電腦運算的造型隨著不同視角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近看,則可以看到每塊陶塊表面細緻的顏色變化。
    圖/蔚龍藝術提供
    圖8:林國隆燒製的陶塊分為有孔(安裝於上方)及無孔(安裝於下方),開孔增加了燒製的難度。
    圖/水里蛇窯提供

  3. 《紅土 新 樂園》新北市頭湖國小公共藝術計畫
  4. 計畫緣起

    本公共藝術案位於新北市林口台地上的頭湖國小。本地土壤偏酸性且較為貧瘠,故早年僅能種植茶等農作物,至民國60年經濟起飛年代,黏度極高的紅土成為建築紅磚最佳素材,大量磚業興起,使頭湖成為大台北地區紅磚的供應地,地方文獻以「種茶燒磚興鄉里」誌之[4],顯見磚與茶對頭湖的重要性。時至今日,這兩項產業已然沒落,幾乎消失殆盡。

    公共藝術計畫方向規劃

    本案藝術家黃浩德以「紅土」為發想,提出兩組以紅磚砌製的作品《頭湖紅堡壘》及《紅方塊樂園》,企圖讓地方產業與生活記憶以藝術的方式重現。

    執行成果

    藝術家黃浩德具建築背景,也擔任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年推動空間教育。因此,本案也是他落實空間教育的一項實驗式作法。《頭湖紅堡壘》(圖9)由其設計,是一座紅磚砌成的地景作品,不僅是交誼的空間也是上課的地點,重新再植的茶樹則引領學生認識土地過去歷史及先民生活。這件作品委由台灣贏得世界砌磚金牌的粘錦成老師帶領他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學生共同完成。由自由曲線構成的作品(圖10),致每塊磚大小形狀都不同(圖11),需將紅磚切割編號後砌製,在在挑戰砌磚師傅的技術與耐心。

    圖9:《頭湖紅堡壘》作品。
    圖/黃浩德提供
    圖10:完全由曲線構成的作品。
    圖/黃浩德提供
    圖11:砌磚師傅粘錦成老師帶領技職學生細心完成作品。
    圖/黃浩德提供

    《紅方塊樂園》則是以「巨人的書房」為發想,將學生們分為十二組,分別以小紅磚教材想像巨人書房中使用的座椅及各種用具,反映同學對快樂學習的想像與期待。黃浩德最後擇定十組學生作品,邀請彰化砌磚老師傅劉金盛操刀,將之創作轉化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削鉛筆機、翻開的課本、膠帶台、望遠鏡(圖12)等「巨人的文具」不僅為這一代小朋友留下特別的回憶,也成為校園及代代學子永遠的校園記憶。

    圖12:《紅方塊樂園》翻開的課本、削鉛筆機、望遠鏡、筆及筆架。圖/黃浩德提供

  5. 嘉義縣新港鄉古笨港越堤及周邊環境景觀空間改善計畫[5]
  6. 計畫緣起

    位在北港溪畔的板頭村因近香火鼎盛的北港朝天宮,早年鄉民除了務農之外,亦可跟隨具交趾陶與剪黏技藝的親戚做學徒,習得這兩項廟宇裝飾的傳統工藝。也因此,庄內的師傅們多具有血緣關係,生活與工作亦多與傳統廟宇息息相關。然而,近十多年來,廟宇裝飾產業受到新式質材與技法的衝擊而沒落,人才逐漸流失,令交趾陶師傅陳忠正格外心急,為了延續這門傳統工藝。2005年他與太太謝秋緞將舊有的廠房整修為一個具體驗工坊、展覽、咖啡屋等一綜合性的「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期望用當代眼光與現代的經營手法,讓交趾與剪黏由廟宇高堂走入常民生活之中,尋得傳統工藝再生的可能之路。陳正忠夫婦並不囿於在園區內活動,更大力將此項工藝推廣至社區之中,讓板頭村這個傳統小農村在傳統工藝術暈染之下,展現了嶄新的色彩。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9年起推動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則是讓這項傳統工藝大放異彩,走出與現代生活結合更多可能性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公共藝術計畫方向規劃

    陳正忠得知文建會(2012年升格為文化部)有這項計畫,即興緻勃勃地結合笨港文化基金會,並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聶志高教授,為臨村庄旁的北港溪長堤提出一個以交趾剪黏技法為主的環境美化提案。但聶志高當時課務繁忙,僅答應擔任顧問提供意見。

    板陶窯第一次提案以最熟悉的媽祖聖跡、顯靈為題,但因題材過於宗教性、技法表現過於傳統而未獲得評審青睞。第二次提案則修正以農耕生活、台灣牛精神等在地要素為主題,雖未通過審查,但聶志高注意到一個關鍵:「評審委員講得很清楚,雖然本案是社區美化案,但社區營造並非入選與否的要件,而是提案本身『就是要美!』」

    因此,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出身的聶志高積極地為本案找尋題材,思考「什麼東西才是美的?」最後他選用台灣常見的苦楝樹,提出四株不同時節的苦楝樹做為表現主題,為沒有表情的光禿禿河堤帶出豐富色澤。在經由社區共同討論後,他結合大家意見修改為一株開技散葉、由左至右同時呈現春花夏葉秋果冬枝的苦楝樹。而陳正忠則在確定圖樣後,一週內即燒製出聶志高眼中「美得不得了」的剪黏樣本。這幅具抽象時光意涵的作品《原鄉四季》順利通過審查。

    執行成果

    本案成效良好(圖14-16),成為少數順利連續三年申請到文建會補助的社區。大眾傳媒相繼報導、遊客上網分享與推薦,在在讓這個原本默默無名小鎮成為中台灣到此一遊的「景點」。

    在作品設置前二年,村內半天見不到一台摩托車。如今甚至在外地打拚的年輕人開始回鄉開店做小生意,「不僅外地人湧入,本地人也回流!」是聶志高觀察到的第一個影響。

    第二個影響則是喚起匠師們以自身技藝為榮的驕傲感。當人們驚嘆醉心於交趾剪黏優美的形制、栩栩如生的鮮活造型、頻頻拍照、徘迴忘返時,最感到開心與滿足的莫過於村內這群老師傅們。因為台灣傳統觀念中不會讀冊的小孩才會去「學師仔(做學徒)」,因此,「匠」的社會階層不高,長久以來未受到應有的尊重。是故,即便是技藝純熟的老師傳們面對眾人讚美亦不太有信心,再三向聶志高這位大學教授確認「這真的很好嗎?」

    第三個影響是社區建立了驕傲與光榮感。現在村民提到自己的社區都帶著一絲驕傲,「板頭村」不再如同國內其它數百個小農村般面貌模糊難辨,交趾與剪黏成為她最亮麗的識別證,令家鄉熠熠生光。

    圖13:第一期作品《原鄉四季》。偌大的苦楝樹剪黏,使本來乾枯的河堤幻化出鮮豔色澤,圖右至左呈現苦楝樹春花夏葉秋果冬枝的風情。這三期河堤美化的圖樣都由聶志高親自繪製,輸出為30公分為一格的大樣圖交給陳正忠帶領師傅執行。最初,陳正忠認為以師傅們超過二十年的經驗與技術,60公分大樣圖已足夠。但試了幾次即發現依過去經驗會令這幅平面作品的比例與美感走樣,所以回到以30公分為基準來施工。
    圖/聶志高攝影

    圖14:第二期計畫以台灣的山芙蓉為主題,師傅燒出十多種交趾陶花朵及葉片樣式,經過精心鋪排產生栩栩如生的動態畫面。
    圖/聶志高攝影
    圖15:這隻飛翔的小鳥,可以見到匠師們原來製作廟宇剪黏的影子。
    圖/聶志高攝影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目的之一為「保障文化藝術工作者」[6],因此,承接公共藝術創作案者多為在世的當代藝術家。在藝術家們追求創意的過程中,傳統工藝自然也成為題材與素材之一。經由「公共藝術」這個創作平台,創作出不少兼具當代觀點與傳統技術的亮眼作品,這樣的過程產生以下影響:

  1. 就當代藝術家層面:奠基於生活智慧與文化積累的傳統工藝,是傳承積累先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精益求精卓越技藝的展現。當代藝術家藉由與熟練專精的工藝師傅們往返探討的過程,深刻地領略工藝師傅們的深層技術與匠師們表現出的文化底蘊,化為未來創作上的養份。
  2. 就傳統工藝師層面:願意接受當代藝術家們天馬行空想像與各式技法上挑戰的的工藝師們往往具有不拘泥於傳統、眼界寬濶、勇於挑戰自我等創作上的特質,這樣的合作為傳統工藝帶來不同視野與技法。原以為不可能達成的技法、或經由當代藝術家與社會脈動深刻聯動的觀點,從他者的角度重新檢視已身技藝進而激發新的想法,重新回饋於傳統工藝的創作之中,帶出傳統工藝的新途徑,注入新鮮活水。
  3. 傳統工藝根植於當地的風土文化,與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公共藝術結合傳統工藝,往往成為搭載歷史文化、生活經驗與在地產業脈絡的橋梁。
  4. 公共藝術與工藝結合之「美」,帶著強大的藝術能量,令其無論在都市或是鄉村,皆產生提振社區或社群的效果,點燃根植於在地的美感體驗,開創具力量的美學影響力。
建議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就其三十多年來肩負使命及政策角色演變觀之,若將其視為僅僅著眼於當代藝術表現的「藝術政策」,無寧更接近於帶有提昇社會文化使命的「文化政策」。

若將「公共藝術」視為引領跨界及創新力量的重要觸媒,建議未來可經由政策引導,更細緻地媒合傳統工藝與公共藝術,讓這樣融合當代與傳統的公共藝術品不僅成為公共空間中的美麗亮點,更將成為激發創意的起點。

[1] 民國97年公告之「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第六條明定「公有建築物或政府重大公共工程主體符合公共藝術精神者,興辦機關得將完成相關法定審查許可之工程圖樣、說明書、模型或立體電腦繪圖與公共藝術經費運用說明等文件送文建會審議會審議,並請工程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與會提供意見,審議通過後視為公共藝術。」
[2] 隸屬於文化部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是台灣重要的傳統工藝推廣與研究單位。該中心對台灣傑出工藝家設有證認機制,其所核發的「臺灣工藝之家」(簡稱「工藝之家」)認證具相當公信力。目前登錄在案的「臺灣工藝之家」計148位,南投縣境內高達19位,人數居全台灣各縣市首位。
[3] 「他(豐田啟介)認為「近幾年建築設計與藝術創作也受到數位科技的影響,逐漸發展出數位藝術的領域,電腦輔助建築設計(Computational Design)及數位組構 (Digital Fabrication)不只是設計的工具,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幫助建立個人與電腦溝通的場所…重新探討建築、藝術與人、質材與環境的關係。」擷錄自「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徵選結果報告書」第22頁。興辦機關:經濟部。執行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103 年4 月。
[4] 引用自林志銘(2013)「…紅土地,濃霧起,種茶燒磚興鄉里。」「紅土新樂園-一段公共藝術講述的村落故事」乙文。公共藝術簡訊116期。2013年12月。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出版。
[5] 本節引用修改自劉瑞如(2013)。99年公共藝術年鑑「公共藝術與城鄉發展」專題之「藝術上河堤 傳藝展新顏」乙文。99年公共術年鑑。2010年12月。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6] 文化藝術獎助條第第一條「為扶植文化藝術事業,輔導藝文活動,保障文化藝術工作者,促進國家文化建設,提昇國民文化水準,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