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議程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逢甲大學人言大樓B1第六國際會議廳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08:30-09:00 報到
09:00-09:20 開幕式 李秉乾 逢甲大學校長
汪大偉 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王嵩山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主題一:公共藝術進入社區
09:20-10:20 主持 吳瑪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論文發表 吳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生
澳門社區藝術使人們對自身文化認知的探討
論文發表 張尚志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
公共藝術介入社區發展—衍生於社區資產的理性構建
論文發表 劉姝曼 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專業博士生/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
藝術活化鄉村的困境與省思—以廣東省青田坊為例
10:20-10:30 休息
10:30-11:30 主持 黃位政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論文發表 田婷儀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交換生
藝術融入社區與宜居城市發展的關係—以臺灣中研社區為例
論文發表 陳成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
藝術人文視角下的上海城市空間更新
論文發表 劉為光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
解構公共藝術在地價值的社會實踐
11:30-12:00 講評與討論 沈康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劉勇 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執行副主任
顏名宏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副教授
12:00-13:20 午餐
13:20-13:30 開場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主題二:深入藝術行動
13:30-14:30 主持 張正霖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
論文發表 周得豪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行政企劃副理
時代.生活與環境的流變—城南文學地景藝術行動
論文發表 姜俊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
向明斯特學習?
論文發表 周靈芝 藝術家
對話作為一種公共藝術:以文化多樣性復育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藝術行動
14:30-14:50 茶敘
主題三:公共藝術與文化生產
14:50-15:50 主持 李思賢 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副教授
論文發表 林皓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再創社會「路徑」: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當代藝術實踐
論文發表 張康容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專員
傳統手工藝生產性保護與社會企業的實踐—以藏族卓番林手工藝發展中心為例
論文發表 歐陽甦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研究員
可持續性與綠色社區的營造
15:50-16:00 休息
主題四:文化機構中的公共藝術
16:00-17:00 主持 金江波 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論文發表 汪單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覽項目部助理總監
上海的民營美術館發展與觀眾的關係
論文發表 洪聆真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
國立公共圖書館之公共藝術研究
論文發表 蘇瑤華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無牆美術館的想像與落實—公共藝術觀眾研究初探
17:00-17:30 講評與討論 汪大偉 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吳瑪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王嵩山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17:30 賦歸

會議規則

為使本次研討會順利進行,敬請注意下列事項:

  1. 主持人致詞3分鐘。
  2. 每篇論文報告時間為20分鐘。
    • 第18分鐘鈴響一聲,請準備結束。
    • 第20分鐘鈴響兩聲,正式結束發表。
  3. 主持人總結3分鐘。
  4. 講評與討論30分鐘。
    • 第25分鐘鈴響一聲,請準備結束。
    • 第30分鐘鈴響兩聲,正式結束發表。

敬請將行動電話保持關機或靜音模式,俾利議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