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藝生產性保護與社會企業的實踐—以藏族卓番林手工藝發展中心為例

張康容(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專員)


一、回應傳統手工藝保存的社會企業模式

近年國內外都興起參與傳統手工藝保存的社會企業,或是性質相似的合作社與公平交易組織,協助傳統手工藝人持續進行生產,並透過課程協助弱勢族群進行手工藝、設計與當代市場趨勢的學習,這些組織多採用公平交易(Fair trade)系統,將分散在各地難以在主流市場就業或不能外出工作的弱勢者,只要具有工作意願、學習能力與某種程度以上工作能力,經過社會企業的組織化與輔導,串聯形成某種規模的生產團體(盧正春,2010),社會企業進一步將獲得的經濟效益運用在社區重建、環境、醫療、教育等面向的改善,協助社群對抗天災、戰爭、貧困等等。而歐美地區的博物館也關注社會企業、合作社等組織在貧困、戰爭、偏鄉地區所做的努力,透過展覽、教育講座、手工藝市集等活動的舉辦,或是以館內賣店做為銷售平臺和這些組織之合作,從這些生產團體的手工藝人的背景故事中,延伸出當代的社會問題,如弱勢賦權、傳統手工藝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公平交易等議題。

當前臺灣沒有社會企業的專法,根據民間的數據具備社會企業精神的組織有政府立案的社團法人協會與財團法人基金會有近三萬家、合作社近五千家、公司(含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約近百家,但多數私人企業成立至2014年止成立未滿五年,仍在成長階段(社企流,2014)。目前臺灣的社會企業可從勞動部的社會經濟網、民間的社會企業網路平臺、以及社會企業相關出版的書籍文章查詢,其中與傳統手工藝保存相關,從非營利組織邁向社會企業經營的有社團法人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臺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也有未公開發行公司,由臺灣的團隊至泰緬邊境協助當地婦女創立奇姆娃(CHIMMUWA)手織品品牌;另也有地方產業發展的社會企業,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輔導的地方特色產業,著眼於經濟弱勢的族群,協助少數民族、青年、婦女等,透過當地的文化特色提供就業與專業技能的學習,衍生出如社會企業與社區小型企業的發展策略,例如嘉蘭芭伊工坊(蘇文玲,2013);近年尚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文化部、內政部共同推行農村再生整體發展計畫,協助對象為位於農村地區之立案社區發展協會、立案民間團體或 其他整合農村文化產業之區域型組織,鼓勵社區成立在地工藝工作坊,作為發展在地方工藝之平臺,工藝中心將協助診斷或轉介工藝師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士或技藝教師協助在地發展相關產業,期許透過扶植在地工藝產業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青年返鄉,組織以在地資源結合工藝解決當地社會、環境問題的創業模式。

二、西藏藏族傳統手工藝市場現況與運作模式

當代西藏傳統手工藝市場所面臨的困境,由於藏族傳統的手工藝被從中國內地、印度、尼泊爾等地批售而來「民族手工藝品」取代,商人在追求低成本與大量生產手工藝品,簡化傳統工序步驟與使用價格低廉的材料進行製作,加上西藏的手工藝相關產業又因為規模小、缺乏資金和管理、設計人才,單純依憑老師父的傳統經驗,無法滿足當代市場的需求以及消費者求新求變的考驗。而居住於農牧村的手工藝人,則無法負荷拉薩市區內的攤位租金,且沒有相應的設計、市場行銷培訓資源,導致市場佔有率與利潤低,逐漸被拉薩市場淘汰,無法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使得民間手工藝人面臨缺乏市場、以及創新再造的學習途徑,小規模的手工藝企業也遭遇後繼無人傳承的困境。

在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遊開發過程中出現手工藝品生產均一化、缺乏深度文化背景研究、當地手工藝產業被外來企業取代等等劣勢,來自政府、當地民間企業、傳承人與民間手工藝人的力量藉由商業開發、市場建置來挑戰其傾頹之勢,而有學者針對拉薩市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商業開發利用的企業,歸納出五種成功的運作模式,分別是:(1)傳承人自創企業模式、(2)企業主導傳承人參與模式、(3)傳承人主導政府參與模式、(4)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5)傳承人主導與企業合作模式。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眾多,不同類型適宜用不同的經營模式,前三項模式有助於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性保護發展並將手工藝品市場化,其中皆有傳承人、民間手工藝人的深度參與,確保手工藝品的創作發想與製作流程皆來傳統手工藝,以及由當地社群製作。但不難發現這些模式,主要參與者、或是能獲取經濟效益與知名度者,多為國家所指定的傳承人並非多數的民間傳統手工藝人。而回歸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精神,其注重傳承者與遺產之間的創造性關係,以及針對傳統手工藝進行生產性保護的措施,卓番林作為企業主導傳承人參與模式的範例代表,它以社會企業的型態透過企業策略與商業運作,並以具有市場效率的方式,為民間手工藝人創造就業機會、改進家庭與個人的福利與生計,發展出「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企業化組織,來對抗傳統手工藝傳承斷層、手工藝人無法獲得相應報酬、遭受市場排擠、市面手工藝品簡化工序等問題。

三、卓番林手工業發展中心

創建並支持卓番林的機構是西藏扶貧基金會(Tibet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中的 TAI (Tibet Artisan Initiative)計畫。西藏扶貧基金會是中國少數允許外國積極參與當地的基金會,於1997年成立,目的是為促進中國西藏自治區貧困農村的生計和福祉,支持項目包括就業技能培訓,鄉鎮企業發展和農村小額貸款等等。基金會進行了三項計畫,分別是「Sustainable Livelihoods Program」、「The Artisan Initiative」、「Community Ecotourism Program」。[1] 該基金會於西藏及雲南地區提供藏族居民小額信貸、健康教育、就業技能培訓、農業技術、社區環境等改善援助,提高參與者的經濟收入與生活資源。

2002年時西藏扶貧基金會指出在拉薩登記販賣手工藝品的企業約有340家企業是漢人經營,而藏人經營的手工藝品企業只有28家,漢人的企業搶佔了市場,排擠了藏族的傳統產品領域,如藏族服裝、傢俱、繪畫、服裝、餐館等,此外,隨著西藏對外開放,尼泊爾在西藏的企業家引進高品質的傳統珠寶,控制了當地的旅遊產業,破壞了西藏傳統手工藝師的生產。[2]

西藏扶貧基會提出的「The Artisan Initiative」計畫於1997年開始編制人員,以拉薩周邊的山南、林芝、日喀則等地區的村落為田調區域,至鄉村中找尋傳統手工藝,於2001年在西藏拉薩市區大清真寺附近恰采崗路上成立卓番林手工藝發展中心,規劃有賣店、辦公室、培訓教室三個空間,另在大昭寺廣場周圍的餐廳「拉薩廚房」二樓開設第二家賣店(僅只有展售廳)。2008年時至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市,在觀光人潮聚集的獨克宗古城內開了分店。

2013年隨著西藏扶貧基金會管理的淡出,拉薩與香格里拉這兩家手工業發展中心分別各自改名成為拉薩佳誠民族手工藝品有限公司與香格里拉縣唐東民族手工藝品有限公司,由原來的員工共同經營「卓番林」為產品的名牌名稱,延續初衷服務拉薩和香格里拉地區的藏族傳統手工藝師,發展不同的藏族傳統手工藝產品。

拉薩店主要生產的傳統手工藝項目有布藝、天然染料、藏式傢俱(木工)、藏毯、牛皮製品、繪畫、藏飾服裝、唐卡、傳統面具、藏香、銀飾、藏面具等等項目豐富多元,合作的手工藝人多來自拉薩市內的個人作坊,也有具有生產規模的地毯廠,而多數的手工藝人來自於西藏其他縣市的農牧民,例如藏毯來自於日喀則白朗縣的旺丹鄉,牛皮製品來自曲水縣俊巴漁村,銀飾來自於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協格爾鎮,手工編織地毯與藏式傢具(包含木器用具與繪畫)與拉薩市的喀瓦堅地毯場有限公司合作。香格里拉店與手工藝人合作生產的項目為布藝、尼西土陶、木器、羊毛織品以上四類傳統手工藝品,其餘產品從拉薩店進貨。布藝源自於藏族家庭成員會自行手工製作窗簾、門簾而研發出的產品,藉由布藝來製作當代所使用的枕頭、玩偶、3C產品的配件、衣服、吊飾等等,樣式與造型皆與藏族的傳統文化有直接關聯。土陶則是與尼西鄉湯堆村的手工藝人扎西培楚合作訂製,木器則是與位在和四川省稻城縣的手工藝人們合作,邀請手工藝人們到香格里拉來教導當地學徒製作木器。羊毛織品則是與奔子欄鎮的手工藝人們合作的項目,由於參與的手工藝人年紀較高,且近年地震常常導致香格里拉市區與奔子欄鎮的道路阻斷,所以並沒有長期合作。穩定的合作項目是布藝與土陶,木器也改為與拉薩店進貨。

卓番林手工藝發展中心所招募的合作對象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型是已經掌握藏族某項傳統手工藝者,主要是國家指定登錄手工藝傳承人或是民間手工藝人(這類型的手工藝人部分是以傳統手工藝為全職,部分手工藝人是半農牧,將手工藝做為兼職),其中又以民間手工藝人為主要合作對象;第二類型為不一定具備某項傳統手工藝,但有心學習傳承文化或是改善經濟者,主要對象是農牧民、婦女、身心障礙者,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拉薩店合作的手工藝人分佈於拉薩市以及拉薩週邊的行政區域,卓番林合作的手工藝人包含香格里拉市及周邊縣市鄉鎮為主。

而手工藝人所生產的手工藝品主要販售的對象為非社群的成員,所販售的產品具備兩個特色,其一採用傳統技法製作,符合當地社群生活脈絡中所使用的傳統手工藝品;其二依照傳統技法或使用現代改良工具製作,但採用傳統材料製作,並經由創新設計符合現代生活使用或需求的手工藝品。手工藝品的設計發想來源多元,公司組織設計師、培訓師進行設計;而民間發想來於手工藝人彼此交流,或是手工藝人與遊客交流,透過社會企業做為平台,使得擁有不同技術的手工藝人彼此間在材料、技術、設計上獲得刺激,此舉可以促發手工藝人們產生新的組合與靈感。

四、卓番林經營模式

卓番林的開始,是西藏扶貧基金會試圖建立由當地藏人可以自行營運的商業模式,以保存傳統藏族傳統手工藝與增加手工藝人收入為出發點,逐漸與手工藝人的合作發展出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從營運開創至今,當前卓番林已具備採購商、生產培訓者、仲介者三種角色和手工藝人展開彈性的合作。但卓番林部分由公司主導設計的手工藝品,有統一的尺寸、規格、樣式、使用材料與配色,要求合作的手工藝人達到公司制定的品質條件。

卓番林作為社會企業,在實踐傳統手工藝生產性保護機制發展出的特色之處可歸類以下幾項:

  1. 卓番林作為當地社群與外來遊客認識當地傳統文化的平台
  2. 卓番林透過展覽、銷售、手工藝文化遊、宣傳手冊、網站等方式介紹傳統文化、手藝品與手工藝人,吸引消費者有機會接觸生產者,和產品背後的文化。而卓番林的營運團隊中,不乏20歲至30歲的青年投入工作,使藏族青年或關心藏族傳統文化的青年投入文化傳承、傳播的工作,在工作中獲得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機會,以增進身分的認同感、歸屬感、創造性和參與感的文化價值。

  3. 卓番林為目標對象制定彈性合作策略
  4. 卓番林為合作目標對象發展出彈性的合作策略,以增加目標對象與企業合作的意願,並且制定問卷掌握合作對象的生活處境、追蹤工作的情況以及收入變化、個人需求,並在合作過程中依照手工藝人的需求有所調整。

  5. 卓番林與手工藝人的溝通橋樑─「培訓師」職務的設立
  6. 卓番林所建立培訓師的職務,該角色成為企業與手工藝人雙向溝通重要的橋樑,由於手工藝人並非是均一同質的人群,很難有統一的方案來滿足個別手工藝人的需求。卓番林編制「培訓師」職務,總培訓師過去為手工藝人,他與卓番林合作的手工藝人們有類似的生命經歷,或是工作經歷,更能與手工藝人相互產生共鳴,使雙方合作更互信。培訓師為社會企業一方,但能以企業的立場同理合作對象的處境,該職務需要深入到各地,進行傳統手工藝的田調查,與手工藝人建立信賴合作的關係後,才有機會使企業更貼近所需要服務的對象,建立符合當地生活需求的解決方案。使手工藝人可以以更多元的方式與社會企業合作。

  7. 供應鏈的掌握與回溯
  8. 社會企業責任以及實行傳統手工藝生產性保護的要點,除了關心是誰製作以及掌握手工藝人的製作環境外,手工藝品所使用的材料來源與生產對象,以及原料取用的過程與知識。

  9. 勞動成本計算透明公開
  10. 以布藝培訓課程舉例,卓番林會將每一項布藝產品所需的材料制定出標準的價錢,販售給手工藝人,如此卓番林也可以掌握手工藝人的製作成本,而手工藝人在培訓課程時候,公司與手工藝人能面對面的達到溝通,以及真實的測量製作時間。手工藝人到卓番林交貨的時候也可以在中心選購需要的製作材料,例如縫紉機、針線、布料等。並能免去來自偏遠地區的手工藝人到城市中找不到地方買材料的境遇。

  11. 引導消費者選購與欣賞傳統手工藝
  12. 卓番林與設計師、手工藝人合作生產的手工藝品,可看到來自不同手工藝人獨特的手藝。卓番林團隊在銷售的過程中與消費者溝解說時,不強調自身企業的公益精神,用以避免外界對於卓番林產生「營利的偽裝」的誤解。注重在傳遞傳統手工藝的知識,除了傳遞正確的傳統知識,銷售員要了解這些手工藝的不同特色之處,引導消費者觀察同款手工藝品中些微不同之處,欣賞不同手工藝人的手藝特色,或因技術熟稔成度而造成的差異,最後由消費者依自己喜好欣賞的作品來購買。

  13. 產品設計與傳統文化連結
  14. 卓番林的產品規劃具備兩個特色,其一採用傳統技法製作,符合當地社群生活脈絡中所使用的傳統手工藝品,或配合遊客方便進行尺寸大小改良;其二依照傳統技法或使用現代改良工具製作,但採用傳統材料製作,並經由創新設計符合現代生活使用或需求的手工藝品。

    社會企業再轉化傳統文化變成販售的產品的過程時,由卓番林設計之手工藝品,從傳統與文化中取材,產品內含傳統文化意義來自於三個方面:(1)手工藝品必須與當地社會脈絡有密切關係。所生產的手工藝品的圖像、造型與意涵要與當地社會的文化習俗、傳說、生活景物、審美觀、宗教信仰等面向相關,卓番林透過總培訓師來進行傳統文化元素取材,使每一項販售的手工藝品都確保與藏族傳統文化相關;(2)手工藝品之功能、形式、造型、圖像都可以變化,但需與傳統技法或傳統使用的原料連結;(3)將當地自然資源、農牧產業轉化成與當地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符號。

    並限定產品製作者為卓番林所認定之手工藝人手工製作,主要為藏族手工藝人,以及經濟弱勢者,產品又設計出需要傳統技藝難與易不同程度與多項種類產品,使資深手工藝人與新加入的學徒都可以選擇符合當下技藝程度可製作的產品,使合作手工藝人能真正獲益。

  15. 手工藝文化遊
  16. 透過記者的專題採訪西藏旅遊最具號召力的購物景點拉薩的八廓街,同時為是藏族手工藝品的集散地,但是調查顯示販售的產品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由當地企業生產,其他全都被中國內地、印度與尼泊爾所佔據,「八廓街難覓地道藏族工藝品」此句正是現今藏族手工藝在市場上式微的寫照。卓番林透過手工藝文化遊的規劃,讓消費者能在城市的商業區中真正了解藏族傳統的手工藝品與製作過程、工具,和由誰來製作者,讓消費者了解卓番林手工藝人製作的手工藝品與市面上批售的外地手工藝品有何差異,在消費者認識藏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來行銷與認證卓番林在產品供應鏈上是真正做到與藏族傳統手工藝人合作、使用傳統技術製作,而在消費者的提問中,手工藝人有機會回應其所具備的傳統知識,進一步建立手工藝人的信心,藉由聘請經驗豐富的導遊,以進行傳統文化的解說與翻譯,促使漢語或英文不甚流利的手工藝人仍能與消費者雙向交流的過程,導遊從旁協助,亦可以彌補手工藝人缺乏表達或主動交流的能力,透過導覽的過程也有機會使遊客與手工藝人建立夥伴關係,發展新的合作機會,同時增加民間手工藝人工作坊知名度。

  17. 以手工藝人圖像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
  18. 除了手工藝文化遊的以面對面接觸,產生消費者與手工藝人直接溝通,另外卓番林透過賣店空間與宣傳單上的照片與文字,來展示手工藝人製作過程,以及傳統手工藝品在生活中使用的圖像, 這些圖像多來自於培訓課程時拍攝的照片,有助於消費者了解所購賣之手工藝品,製作者的樣貌、學習過程。

小結

社會企業肩負改善社會問題的任務與目標,提供就業機會,和傳統手工藝與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意義,同時是造就一個低門檻、包容力的平台,企業團隊與合作之藝術家在培育與提升手工藝人上,促進手工藝人的創造性和表達力,對作品創新和技術改良、材料運用有重要的影響,並逐步影響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的手工藝人,重新恢復手工藝人的身分持續創作。這也是一項持續性的挑戰,社會企業與藝術家如何透過計畫、藝術創作具體實踐解決當代社會問題,並且定位自身角色,建構平行的相互學習對話,而由組織與藝術家所帶來的設計與技術引導,當地的手工藝人,又是如透過自身的創作力,利用他們所擁有的傳統技術、媒材、文化符號,進行實驗性的創作與探索,是未來可以持續關注的方向。

[1]Tibet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2014年1 月13日點閱。
[2]An NGO’s view on development in Tibet, 2014年1月17日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