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生活與環境的流變—城南文學地景藝術行動

周得豪(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行政企劃副理)


臺灣的藝術節慶活動,約略從90年代開始興起,隨著各項文化政策與資源的挹注,至今幾近成為各地方重塑地域特色與帶動觀光人潮的加速器,經由舉辦大型節慶/地景藝術活動的人潮,再造了新興的文化運動與文創發展的想像。也總有群藝術家長年地從這裡到那兒,在全台各縣市跑透透,解放更多藝術成就,也養育了無數各類型的藝術創作者。

有了這麼多藝術創作者在全台灣奔波著,每位創作者都想著我們的城鄉風貌可藉由藝術的進入而變得更美麗,但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都市中,藝術知青們常會被冠上「文化恐怖份子」的稱號,因為都市更新、聚落保存與藝文人士的介入,彼此理念時常背馳,少有相互合作的關係;或是都市更新過程中,「藝術」活動成為拉抬房價/地價的策略,間接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與階級的對立。在鄉鎮中,各個社區則興起透過彩繪活動,來讓農村、鄉鎮地景多了豐富的色彩與帶動更多觀光人潮,但這些成果參差不齊的社區彩繪活動,都將我們帶入了當世代追求快速的、短暫的與資本市場的文化消費境況之中。這些立意良善的藝術計畫,讓台灣變「美」了嗎?

地方參與和社會改造的失落

新興的文化資本主義收編了地方文化、人際網絡、社區主體性等面向的參與、對話與自主性的文化樣式。所以常會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況是,藝術家帶著本身的專業經驗進到社區,以自己慣用的媒材和方法,帶著社區民眾一起完成一件創作,或是藝術家完成創作後,以工作坊形式帶著民眾再做一次可帶走的小作品。這個過程在文字描述上似乎沒有任何問題,再進一步討論,這個短期創作過程連結了什麼內容?與帶給地方的意義為何呢?

創作者與策劃者的差別在於「點」與「面」的思考差異,從創作者角度來看,創作是一個主觀的、自由的與個人式的經驗過程,甚至很天馬行空,創作者的想法通常才是主角;如果從策劃者的角度來思考,則通常具有其核心概念,藝術表現是形式與方法,目的是看見背後的社會議題,或可理想性地說是以藝術做為社會改造的行動方式。

但在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下,也讓「藝術進入社區」的操作成了慣性,將形式視為目標,使得社區活化與再現少了地方的差異化或獨特性。因此,基地分析與文史調查成了藝術計畫中的基本功,在實務上的挑戰卻是基地分析和文史在創作考量上平衡拿捏的困難。當偏重史料基礎時,容易被批評藝術性的表現;當偏重藝術性表現時,則是質疑忽略地方的主體性。

因此,幾年來數以百計的社區藝術活動在慣性操作下成了「假參與」的樣板,這些活動大多停留在參與模式三階段中的第一與第二階段,即第一階段「通告式的參與」,第二階段「諮詢式的參與」,第三階段「夥同/賦權式的參與」則鮮少深入探討與長期追蹤。

藝術教育作為行動的核心

在數以百計社區藝術活動中,為何不容易進入參與的第三階段?背後有多重原因的交疊,包含政治的資源分配與攏絡、大眾對形式追求的狂熱與教學體制中的侷限。

如此思考的脈絡在於,在台灣傳統教育體系下學習成長的大眾,早已習慣於填鴨式的知識學習,對發生在台灣各地的歷史、環境變遷認識有著極大落差,甚至是世代間對歷史認識的斷裂。從中衍生的問題是,我們對於環境情感教育的欠缺,也因為缺少了對地方情感的理解過程,所以對環境觀察和閱讀產生了困難。

當整個世代的大多人,都無法從教學裡的文化知識系統中找到對地方生活的情感聯繫,即造就了從公部門到民間,從上到下,一致性對「形式美感」追求的狂熱。從教育部近年推動的「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中,可得知台灣正極力推展校園內的種子教師以「形式美感」為做為核心教學內容,但這支從現代主義美學中衍生的藝術教育設計,卻往往忽略且排斥了傳統、民族性與地域性的特徵。因此實際進行藝術教育時,只談論了「形式」的要素,卻忽略了「形式的生成」,成為一個封閉性的訊息傳遞樣式。這也是讓台灣在文化發展上,走向一條越來越狹窄和短視的路徑。

德國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 1921-1986),延續了哲學家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所倡導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概念,闡述了「人人都是藝術家」與「社會雕塑」的觀念藝術行動,是至今仍廣泛被挪用的前衛藝術代表。但即便在藝術、教育學院中,也鮮少人再進一步討論「人人都是藝術家」的脈絡,是需透過完整的教育方法論,使得人人具有讓自己成為藝術家創造力的結果。若從「社會雕塑」的概念來看,其核心在於「思考」的價值,而非形式與風格上的價值,涉及的是藝術的本質,關注在歷史、文化、社會、教育與環境…等整合性的觀念,而這也「人的觀念生成」的方式。這也是本次計畫行動中,所意圖連結的脈絡,並以「藝術教育」的思考,作為行動的核心與方法論。

行動四階段

本次計畫在行動策略中,以現有累積的地方知識脈絡作為基礎,希望透過藝術性的方法,強化情感教育的建構和環境閱讀的實驗規劃。並在過程試圖建立初步的地方型知識學習中心系統的概念,分作四個具體階段:(1) 在地知識;(2) 情感教育;(3) 環境閱讀;(4) 創作形式。四個階段概念,彼此皆有相互交疊的部分。

這裡需特別提出對「地方學」的概念,不僅止於90年代在各地方政府興起的文獻或縣志研究調查,而是將此概念延伸至情感教育與再創造的歷程。「城南文學地景藝術行動」計畫,在這些提問與反思過後,我們要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又做了那些行動?就要回到本次計畫中的環境基地-台北城南與紀州庵文學森林,先回頭觀看一段文學流變與歷史保存的過程。

台北城南

台北城南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區域,自清末時期從南門沿著牯嶺街一路往南是漫漫田野,接近古亭至新店溪畔始出現窄小巷弄,如晉江街、廈門街、同安街,是清朝就有的舊街仔。日治時期。因著昔日開發較少且緊鄰著城內區域,成為日人發展新市街的地方,各式住宅、機關學校開始設立於城南地區,新店溪畔更成為民眾休閒娛樂的場所,有競馬場、游泳池、渡船口、河畔酒館…等,是個兼顧居住環境與休憩的生活風景。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接收了日人的建設與規劃,資源重新分配使用的結果,除了日式住宅群,也有傳統宮廟,當地漢人、日本人與戰後移民的歷史交會於此。而日人潛返的過渡期間,紛紛在此地變賣家私、書畫、骨董,因此城南也匯聚了眾多舊書店、古玩蒐藏等社群,是陪伴大時代變革的見證者。

曾經,許多台灣文壇具有重要影響的出版社、文藝機構皆設駐於此,連帶重要的文學性刊物也在此發行,促成台北城南地區成為戰後台灣文學發展的重要場域。曾居著在此區的文學人,有夏濟安、吳鲁芹、齊邦媛、何凡、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紀弦、亮軒、隱地…等作家;文藝社群有「中國文藝協會」、「世界華文作家協會」、「中國作家藝術家聯盟」、「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中華民國筆會」、「耕莘青年寫作協會」…等;此處更曾是文藝刊物的生產基地,如《純文學》、《創作月刊》、《藍星》、《文學雜誌》、《大學雜誌》、《中外文學》、《新生報》、《現代文學》、《國語日報》、《創世紀》…等數十種刊物。是個支撐起台灣半壁文壇的輝煌時代。

城南因著台大、台師大、中央政府機關等的圍繞和公務人員眷舍分配關係,和文藝社群與多族群移民匯聚的因素,凝聚出一種獨特氛圍,是文人、作家生活的場景,是市井移民的舊物買賣,是族群匯聚的安居,也是文化內涵的靈魂所在。它既平凡卻也真實,時代變遷下所遺留的空間況味與人事痕跡,依附著眾人對地方的情感寄託,有點浪漫懷舊,卻也是文化的失落與失散。

紀州庵文學森林

紀州庵在台灣具有百年的歷程。1897年,日本佔領台灣並開始在台北城規畫各項建設工作,「紀州庵」料理屋也跟著開業了。紀州庵的第一間店,開設在今西門町南側,約略在貴陽街與長沙街一帶。隨著經營越上軌道,20年後的1917年,即在新店溪畔也是現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的位置,開設了第二間分店。在「紀州庵支店」的經營,主要以套裝式的行程規劃與河畔休閒餐飲作為營運方向,並於1927~28年間進行改建擴大規模,成為具有3層樓的本館建築,與新建成的離屋和別館。

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離開了,平松家族的事業也告一段落,隨著時間演進,這段故事也逐漸被世人忘記。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承接了日本人在城南的規劃,成為官舍與宿舍集中的區域。而紀州庵從料理屋轉變為省政府合作事業管理處與社會處的員工眷屬第一宿舍,建築空間環境開始因著生活使用所需而改變。知名作家王文興成長階段,也於此時隨著父親公務人員身分,分派住進了紀州庵宿舍。隨著時間演進和都市持續發展更新,曾居住在紀州庵的人們,也因成家、立業等過程,逐漸搬離了紀州庵,尋覓更好的現代居住環境。

直到2002年底,由台大城鄉所學生的一門田野調查課程中,意外發現了這棟被大樹環繞,卻也早已頹圮看不出原始樣貌的紀州庵。當時紀州庵正依著都市計畫的進程,準備開闢成停車場與道路。但並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想要一個停車場,而更希望這裡的老樹能夠被保存下來,所以意外開啟了社區意識與古蹟保存運動的覺醒。

這段過程,發現了老樹、找到了作家、舉辦了數十場音樂、文學活動、研究了城南文學地景的成形,最後找到了最早的創辦者後代,歷經了十多年與無數前人的努力,我們才得以有這樣的文學空間讓民眾休憩。

閱讀與出版重心的移轉

城南作為台北市文教最密集的區域,曾有著最多出版社與作家居住在這裡,但近年的閱讀與出版重心也漸漸轉移了。依據國家圖書館101~103年度「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報告顯示,103年度全國新書出版連續數年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其中文學類別 (含文學史、文學評論、散文、詩、劇本等),亦已連續於當年度出版新書總計中,所占比例約略5~6%上下,屬出版類別的後端班。

另以國家圖書館從100年度開始施行的趨勢調查分析中表示,雖然在文學類書籍的出版略顯緩慢下滑,但在電子書的數位出版產業卻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以「兒童讀物」(含繪本故事書等)所占比例最高,顯示以「兒童讀物」類別為主的的數位互動電子書發展,是為目前的主流,也是未來出版行銷的策略發展重點。

而新書適合閱讀對象比照:屬「青少年」、「學齡兒童」、「學前幼兒」三個年齡層適讀的新書總種數 8,648種(占 20.6%,102年度),是近三年來新書出版業的發展走向。分析其原因為現代家庭少子化現象嚴重,導致家長更注重幼兒及兒童閱讀所致。因此,在時代快速變遷下,即便過往曾有過10本書中有7本是文學書的盛況,演變至今10本書中未必有1本是文學書的蕭條,如此閱讀習慣與產業條件的變化,也影響了城南區域的都市發展。許多人離開了,新的大樓一棟棟蓋好了,但在主要道路旁的巷弄中,還隱藏著頹圮失修的老房子,殷實沉靜的氛圍在此留了下來。

因此,本計畫從城南/紀州庵文學森林出發,將長年匯聚的活動能量向外擴散連結,「藝術浸潤計畫」經由「閱讀」的主題策展,強調創作本身是不能與經驗、生活、時代相背離的理念,希望讓大眾能夠重新認識50~70年代城南的文學故事。計畫中結合了視覺彩繪、裝置行動、校園參與等創作形式,讓創作在一個流動過程中,產生行為、思想與環境間的相互滲透,最後再與「文化創業產業計畫」中的數位科技應用-ibeacon與VR,試圖創造一個跨領域的當代文化景觀,成為「再造歷史現場」行動的先行者。

藝術浸潤空間計畫

藝術浸潤空間計畫中有三個層次的概念:(1) 繪畫再現文學故事;(2) 行動裝置 x 環境閱讀;(3) 翻轉閱讀 x 情感教育。

第一層:繪畫再現文學故事

壁畫是一項古老的技藝,它記錄下每個世代、族群的歷史、經驗與無數故事的發生。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早已習慣於媒體消費的廣告式置入性行銷,也早已習慣於便利的交通移動性,而忽略了移動過程中的「風景」。這個「風景」即是指涉這塊土地上的生活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是日常生活的文化痕跡,也是城市故事的經驗與流傳。

同安街是條彎彎曲曲的小巷,像是都市規劃中所遺漏的小徑,尚遺留著近百年來曲折樣貌。在這條街巷的兩旁、街角,我們以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洪範書店、爾雅出版社等文本和50~70年代的生活情境,作為創作者參照的文本訊息,以插畫的形式進行牆面彩繪,每一面牆都是一則在地故事。

吳騏作品〈文韶之隧〉,以余光中〈月光曲〉、〈踢踢踏〉兩首詩作為繪畫概念,描繪出帶有奇幻性與超現實的壁畫;王家麒作品〈溫故知新〉,以林海音先生家中客廳、餐桌的文人交流作為繪畫題材,呈現出溫暖的人情味道;蘇映綾作品〈花咲.川端橋〉,以徐鍾珮、覃子豪所描寫的川端橋作為文本參考,將現代與日治時期的新店溪兩岸做了古今的穿越描繪;林家維作品〈閱讀萌芽.文學茁壯〉,以爾雅出版社、洪範書店屹立於廈門街113巷,堅持文學出版的精神,澆灌著台灣文壇的概念,轉化為可愛近人的插畫內容;葉依柔作品〈翻閱作家小屋〉,以50~70年代出版社林立的概念,描繪出現代人也正重新觀看著前人留下的文學資產;劉銘軒作品〈轉角.文學領航〉,則以作家小野描寫的城南生活,結合半世紀前的萬新鐵路情境,用領航鯨的奇幻漂流意象,帶出城南閱讀的歷史路徑。

第二層:裝置行動x環境閱讀

閱讀,不僅有視覺化的閱讀方式,還有環境的閱讀與創造閱讀交流的環境,都是裝置與行動中最重要的面向。沿著同安街步行至紀州庵文學森林,兩旁人行道窄小,路邊通常沿著邊停滿了汽、機車,時常連一個人要走在人行道上都顯得困難,更妄論3-5人在門前群聚話家常了。

而在同安街的中段有一處施洛德花園,長年的閒置,曾有中正社區大學師生彩繪斑駁的牆面,現有里民在此處水泥空地上種菜,成為周遭居民傍晚齊聚聊天、澆菜的所在。但也因著地方資源的欠缺,所以長期只能在花園旁遺留的建築水泥矮牆上或坐或靠的停留,而無適合的休憩座椅。因此,在此計畫中即以行動裝置的進入作為中介,讓藝術成為民眾交流的媒介。

趙文愷具有多年社區營造、都市再生、室內與傢具製作/修復的經驗,觀察在地環境後,運用二手回收木料製作街道家具。作品〈當我們同坐一起〉,將閱讀行為帶入到家具的功能中,此時「閱讀」的不僅僅是文本,也是記憶,更是現下的生活環境;陳建智則以擅長的建築觀察作為出發,作品〈微觀地理模型計畫-紀州庵篇〉建造了一間承載了城南老照片記憶的木屋,並放置在施洛德花園,透過精巧的行動裝置,讓民眾在社區巷弄空間中遊走、尋找與描繪時代變遷下所遺留的地理紋理;朱淑宛作品〈在還在的時候〉,以金工和飾品製作的技術,在一條青苔駁泥滿布、久未清理的防火巷內,打造了一個充滿動物、花草,並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奇幻國度;蔡宜婷作品〈哈囉,你好嗎?〉,應用了雕塑物件和新媒體的結合,用「哈囉!你好嗎?」與作家對紀州庵的期許…等聲音,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初始,並得以回到單純、愉快且溫暖的身心狀態。

第三層:翻轉「閱讀」x情感教育

在台灣教育體制下成長的人們,因著許多歷史因素的交錯混雜,讓我們時常充滿了壓抑與自我規訓的束縛,而缺少了一種自由的、思辨的與創造的環境條件。因此翻轉「閱讀」,是指涉彼此內在情感的散發和人與人關係中的衝突、省思和解決之道,它同時也是個自我生命歷程的重新檢視。

情感教育從三個方向切入,一為表演、讀劇、二為校園參與實作、三為書信交流,分別以工作坊和課程形式,嘗試實驗性的翻轉「閱讀」的意義。過程中,不僅是學生的成長,也是作為創作者、講師角色的挑戰和學習,最後並讓彼此同時思索著在現代化社會中,是否已讓我們對歷史、對經驗、對自我產生了斷裂,從而失去了身而為人的條件。在此過程中,我們試圖再去重新思考與找尋彼此在成長過程中遺失的本質。

「台灣青春玩藝戲劇藝術推廣協會」是由演員王琄所成立的在地新興表演協會,以一種存在於肢體演出和文字劇本間的表演閱讀形式-公開朗讀劇本,用最簡潔、乾淨的聲音來詮釋不同的故事。而語言表達就像文字書寫一樣,是個可以審視自我內在的管道之一,經由《等待果陀》劇本的體驗和轉化,讓參與成員回看生命中的等待過程。

「好女子笑女孩」團長黃小胖,以女子搞笑團體的姿態,帶領民眾聆聽自己說話的聲音,作品〈昨日是水,今日是城〉將閱讀書本的內容,結合紀州庵的裡、外環境,進行精采的環境劇場演出,同時也宣示了紀州庵古蹟的包容性,是個讓人充滿了想像又適合閱讀與靜思的場所。

潘羽祐和林欣誼則分別帶領河堤國小、螢橋國小學生進行閱讀的翻轉。潘羽祐作品〈奇幻的旅程〉,透過小朋友對於旅行的回憶和經驗,利用資源回收的材料,重新以萬新鐵路文本作再詮釋,串起一段奇幻旅程的創作;林欣誼作品〈行動書車計畫〉,以如何分享一本書作為提問,讓學生思考行動書車的可能性,並以立體裝置的方式來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透過對選書內容的提問,刺激學生們的思考與創造力。最後創作者也完成了一台實體的行動書車,乘載著自己與學生們的故事,穿梭在巷弄廣場向往來民眾分享彼此的故事。

「唐青古物商行」的作品是〈高原情書計畫-寫給藏族朋友的一封信〉,源自一個有點浪漫的想像,現代蓬勃的網路社會中,還有多少人會用手寫的書信分享彼此的生活呢?如果讓台灣與藏區的朋友,過書信分享彼此的生活,也認識了不同世界的人們,雖然有著數千里的距離,但會不會也連結起一段美麗的故事,高原情書計畫就此展開。

文化創意產業計畫

依照近年全國圖書出版類別的重心轉移與發展趨勢,紙本出版仍是台灣出版產業的主流方向,而數位閱讀雖有逐年成長趨勢,但實體與數位的出版比例仍有相當懸殊的差距存在。因此,文創計畫的施行策略將以實體書出版、數位閱讀、虛擬實境(VR)體驗等三大方向作為主軸,透過虛擬實境(VR)體驗來強化數位閱讀的動能,以現地體驗方式作為文學場景的延伸,強化場域的歷史脈絡資訊和感官經驗。

台灣近年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許多兒童繪本創作者與文化經紀合作,透過藝術與商業的結合,使得台灣在藝文方向的發展日益蓬勃多元,透過與文創商業結合,帶動起大量的觀光人潮與發展出區域性特色。計畫中完成的兩本繪本故事《阿墨的故事屋》(作者/盧怡方、繪者/陳狐狸)與《寵物離家記》(作者/盧怡方、繪者/蔡美保),特別著重於文本概念的表達、視覺形象等元素,而人文美學的獨特性,即是紀州庵文學森林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因此,本計畫以台北城南文學為本,將文學的概念與場景轉化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形式,並以數位閱讀的方式,運用ibeacon微型定位接收器、虛擬實境(VR)與Google Cardboard的便利型實境顯示裝置,增加場域限定的體驗經驗,並同步推廣城南文學與紀州庵的故事。

繪本《寵物離家記》使用的文學文本,包括林良《月光下織錦》的〈再見,舊書街〉、房慧真《小塵埃》的〈百花深處〉、余光中《余光中60年詩選》的〈月光曲〉、徐鍾珮的〈發現了川端橋〉、覃子豪的〈川端橋〉、王文興的《家變》等,將文字描述的場景轉化為每一頁畫面;繪本《阿墨的故事屋》描述的紀州庵古蹟保存故事,則以《城之南.紀州庵與臺北文學巷弄》中的多篇作家文本為基礎,如舒國治、王盛弘、張琬琳、林育群…等人書寫的城南記事,透過鼴鼠的視角,穿越百年的歷史過程,不只是地上世界的變化,還有地底世界的樣貌,是一個奇幻與真實相映照的在地故事。

而計畫中也完成全台首次以原生素材製作的VR歷史情境的導覽體驗規劃,重現紀州庵於日治時期作為料理屋的生活情境。這是一個由紀州庵團隊、劇組和數位團隊緊密結合的一項新嘗試,過去文化館所的背景介紹,都是透過導覽人員口說來傳達,民眾接收到資訊後,僅能各自想像當時的場景樣貌,而VR結合導覽就是讓歷史想像成為近在眼前的全景式擬真體驗。

這只是一個開始

文化節慶與藝術行動,如果忽略了自身的文化歷史過程與環境的變遷,那麼剩下的僅有消費、炫耀與宣示的市場需求。台灣長年以來,似乎都缺少了屬於自身的文化自信與態度,所以常會需要「台灣之光」的英雄形象,用以表現出「我們」也可以被世界看見。背後卻反射出,在台灣環境成長下的壓抑與國族未定的情感失落,使得我們不斷追求著世界排名,形成了對「形式」追求的狂熱,也是集體鬱悶情緒的出口。

這是一整個世代必須要去面對的問題。我們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失去了對自我的認識、對情感關係的欠缺、對歷史認識的斷裂、對環境變遷的無感,僅留下對創作形式的追求,而世代間的資訊/知識/教育落差,也正緊縮著未來青年們的路途。因此,本次兩個計畫中的問題意識在於閱讀的失落與地方歷史的遺忘,在此時此刻的境況中,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改變與策略。

從現今習慣的主流文化論述中,跳脫出文化資本主義下的地景重塑與社會改進樣式,必須要重新找回文化敘述的語境。壁畫創作中的目的在於要說什麼樣的故事,裝置行動的核心在於重建人們的關係與回看環境的紋理變化,翻轉閱讀則回歸到自我內在的省思與情感教育的延伸。這些綜合起來仍無法立即提出一個解答,但是也初步站穩了行動的位置,未來我們需要更勇敢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藝術浸潤之後

如同大多數公部門補助案,2016年兩個計畫在當年度的十月完成了結案,通常若沒有下一年度持續獲得政府補助,後續計畫就會就此停止。但在2017年二月,我們向鄰近的河堤國小發出一項邀請,邀請五年級導師到紀州庵聆聽2016年的計畫成果,目的是希望再次延續校園合作計畫。

在2016年參與計畫的各團隊,當時大多無法窺見整體計畫全貌,但各個單獨作品連結在一起時,即產生了後續延續的意義。在計畫中完成的創作是個觸媒引發的階段,希望能引起社區和學校的討論與注意,目的要深入鄰近學校討論合作更深一層的以年級為單位的教學設計。即回歸到藝術教育的實踐,也是觸及到前述藝術家波伊斯的社會雕塑核心概念,在於人的觀念生成。將此概念有技巧地融入既定教學體制中,是藝術浸潤之後最大的挑戰。

如此迂迴的策略,為的是希望在學校各年級的年度課程設計中,能夠結合在地方知識系統上,且自主式的規劃出具有創造力的教案設計。當它進入了常態性的教學設計系統中,就有機會形成一個循環機制,讓這一代的學生(包含了國小、國中與高中)成長學習的各階段,都建立了累積且持續式的美感、社區經驗,而此經驗價值的核心會具有一致性(即對環境的觀察、情感與思考),卻可在區域的地方知識系統中建立差異化。而藝術的創造與浸潤,或許就會在此刻發生。

自二月的說明分享會結束後,八月河堤國小即提出了全年級的跨領域主題課程規劃,甚至比原初的期望從五年級開始進行擴及到全年級的課程,並在九月開始的新學期,即第一次嘗試以紀州庵為核心的課程實驗,包含了社會、語文、生活、藝術與人文、綜合等各個學科領域。且因各年級的主題內容雖以紀州庵為核心,但都涉及到不同議題和領域,因此九月、十月至十一月,每個月皆在與各年級教師進行課程內容討論。最終每位河堤國小學生的畢業條件,即成為紀州庵的小導覽員,讓學生從小就可以說出地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