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墻》系列-創作與思考

楊奇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九牆》是本人創作的兩組藝術作品,一組命名為《杭城九牆》,一組稱之為成都《寬窄九牆》,分別完成於2008年秋和2013年春。因為兩組作品都以“牆”為主要藝術載體,又都座落於兩個城市的著名歷史文化街區,故在表現內涵和形式上有許多共同之處,也總體反映出本人創作它們的共同訴求,從而構成本人《九牆》藝術創作系列。

這兩組作品的創作並完成,前後相隔六、七年時間,與它們相關的創作研究與思考,更要上推到杭州第一輪老城改造興起的十數年前。

圖1:《河坊街》1995年初夏,在遊學歐洲兩年餘後,我回到美院繼續任教,恰逢杭州第一波城市改造熱潮。有感于這種城市、文化和生活的變遷,還有我個人的藝術觀念、經驗以及我們與這個時代關係的思考,1998年,我創作了架上參展雕塑《河坊街》,隨後又相繼創作了《河坊系列》之《一方土》、《一抷土》、《民謠》等共七、八件雕塑,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峻朗的鋼板形成一個封閉的外框,內中鑲嵌以煤氣灶、鐵桶等現成品,或拆遷的生活廢棄物、以及老泥牆、瀝青路面等建築材料,前者象徵著現代化的工業文明,顯示出理性、強力和秩序,後者代表著老的生活傳統,充滿感性、質樸和溫馨,兩者內涵與材質上的強烈對比,營造出視覺上的矛盾與衝撞。將昔日生活中司空見慣、棄之不用的老物件,鄭重地鑲嵌進牆體作立面的審視,向世人昭告我們對逝去生活的祭奠,警醒人們關注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變化,重新審視剛剛逝去的生活。

圖2:《杭州軼事》2000年,首屆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在杭州舉辦,本人創作了《杭州軼事》戶外作品,雕塑3米×2米的體量,材料都源自城市中心正拆遷的生活廢棄物,可以說這件作品是對上述一系列架上作品的一個基本總結。作品在製作過程中,便引來國內外參展藝術家的關注,一位英國藝術家更是往返於《杭州軼事》雕塑製作現場,關注創作進展,並表示完全理解了整個作品的內涵,認為《杭州軼事》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和心理衝擊都是非常巨大的。有感于同行的關注與正面評價,我得到的認識是,第一,《杭州軼事》這件與中國當下事件和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雕塑,在來自異域的同行間也能引起共鳴。第二,真正的藝術的力量,可以跨越文化間的差異,找到人類文化的共通點。總之,還是我一向的觀念與主張:藝術應該關注我們本土的生活,關注腳下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藝術的當代性、創作性等許多要素,就存在於我們最熟悉的、正在發生的生活中。

圖3:《杭城九牆》

《杭城九牆》創作後,擱置了一段時間。直到2007年,杭州中山路整合改造,為我將這類藝術推向大眾生活的視域提供了契機,並最終創作完成了《杭城九牆》。

與《杭州軼事》作四面觀的立體造型不同,《杭城九牆》繞一座異形藝術建築的底層一周分佈,但藝術特徵一如既往,保持了我個人的創作特點:冷峻的金屬外框,內部鑲嵌進諸般老舊的生活物件、廢棄的石壁殘垣、拆遷的建築垃圾等等,形成共九壁歲月之牆。

2012年,應成都老街寬窄巷子更新改造項目之邀,開始醞釀創作《寬窄九牆》公共藝術作品。當時前往寬窄巷子調研時,第一個感覺就是,個人此前賦予川地生活的很多想像、以及從《死水微瀾》、《紅岩》等電影中看到的巴蜀城市的影像,在這裡完全不見,做《杭城九牆》調研時看到一些老房子時所產生的觸動,在這兩天的調研中幾乎沒有,因為寬窄巷已然建成了旅遊區,一眼望去,幾乎全是已修復完整的、裝飾一新的、帶著現代設計家的裝飾藝術理念的商肆店鋪,大概只有寬窄巷內老房子的空間格局如廳堂、四合院、門樓、拱券、井圈等,還留著過去時代的跡象。

圖4:《寬窄九牆》調研回杭後,我又著重研究了寬窄巷歷史原貌的圖片資料和文字資訊,通過前後比照,復原寬窄巷原來應有的生活面貌,感悟其間的滄桑巨變。後經數易設計方案,最終創作完成了成都《寬窄九牆》一組共九件作品,並于2013年新春落成。

因為分別與杭州中山路和成都寬窄巷這兩條老街文化血脈相通,這兩組作品帶有濃濃的地方氣息,許多創作素材都直接來自於往昔的生活碎影,故還在作品現場創作之時,便引起人們廣泛興趣,隨即報端便登載出人們與《九牆》創作進行時的互動合影。

一件城市雕塑,過去給人們最常規的印象,就是靜態地放置在公共空間之中,《九牆》落成後,觀者紛至遝來,形成擁堵,這是很少有的場景,它已經突破了靜態藝術的特徵,跨越了這種藝術帶給人們的作用和影響。

無可置疑,《九牆》是以藝術與大眾親和的姿態,走進百姓生活的。它重拾生活廢棄物,並賦予它新的觀念與意義,引發人們對歷史的叩問與追懷,它豐富的微敘事和細節表現,使藝術變得親切真實,充滿人情。與此同時,《九牆》也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是我一以貫之的藝術態度與藝術觀念的反映,它藝術的經典構成手法、現成品利用、考古法、壓縮法、新媒體藝術手法的引入等,都使得《九牆》具有藝術的包容性和豐富性。

回顧這兩組《九牆》系列作品,無論是在其創作過程中,還是它們完成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引發並糾結於我的,是與《九牆》藝術創作相關的、近乎哲學問題的思考,在這裡我姑且將其歸結為視覺的哲學。

哲學探討的往往是時間、空間、人生觀、世界觀這類終極命題,是“真”、以及與之相關的“善”與“美”的問題,主要以文字闡述的方式表達,要求邏輯思辨縝密,論述嚴謹準確,結論確定鮮明。與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哲學及其學科特點不同,視覺哲學是將極富思辨性的哲學問題化作藝術視覺的表現,是以體量、空間、材料、實在的物質感、各種可能的藝術手段所營造的情境、達到內外合、多重交織的藝術效果的視覺藝術作品,並以此來探尋時空觀、世界觀、真善美這類哲學命題,簡言之,就是以藝術“美”的表像傳達“真”與“善”的內涵。視覺哲學並不追求一個確定的結果,而旨在達到一種整體性、綜合性的感悟,觀者對藝術有所觸動,卻未必求其甚解。這就是我所謂的視覺哲學的看法。

現實生活中,富於哲學意味、引發我們的思緒與感懷的視覺存在隨處可見。比如這裡看到的這幅建築圖像,實際上是因我在它即將被拆掉之前,鑽到房子裡面,搶救性地拍攝而留下的,畫面中的老房子顯然過去曾是大戶人家的住所,大概建國後被政府收歸國有,分給普通百姓居住。一眼看去,儘管照片中的大雜院參差雜亂,蕭索破敗,但它仍依然具有舊日富貴人家的儀範,這些東一扇西一扇開開合合的窗子,以及穿透窗子可以看到的屋子深處的東西,仿佛生活中的絮語,很富表情,很有情緒,尤其是當這種表情附著在這樣一個富於歷史身份變換的建築上、以及現在屋主人居處的生活狀況上之的時候。

《九牆》所追求的視覺哲學,就盡在這紛紛繞繞的圖像之中,它讓人百感交集、邏輯交織、一言難盡,它是形象的,是視覺的,沒有語言和陳述,但卻五味雜陳,讓人什麼都明白,這就是視覺給我們的啟示。在創作《九牆》時,我就是希望把這些百感交集、時空交織的意象,以及對那種生活的感悟表達出來。這就是我講的《九牆》所追求的那種視覺哲學的意味和它營造出來的、具有藝術哲學思辨色彩的內涵。

縱觀《九牆》系列的視覺哲學意味,大體具有以下五個特點。第一,《九牆》對歷史的回望。《九牆》總體來說是一個回望式、或追懷性的作品。回顧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構成我們對世界、對人生的基本空間認識,回望是人人都有的一個習慣,在回望的過程中,會勾連人們的溫暖回憶,啟發人們的善意。因為無論是關於時間的永恆、生命的無限,還是那些可以量化、可以歷數的歷史與人生,總會引發我們一些追問、一些回望和一些思考。

圖5:《無名閘口》以《杭城九牆•無名閘口》為例,這是一件歷史積澱下的產物。做老閘口這個選題,與杭州曾是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導”城市的歷史有關。在杭州城形成的歷史階段中,因為城內水系眾多,需要清淤治水,遂出現了西湖,也出現了各種引水、造渠、修築水閘的工程,在杭州城南太廟遺址不遠的南宋遺址博物館中,就向人們展示著當時用於節制水流的閘口,讓人感懷南宋都城建設中對水系有效的管理。然而歲月遷延至今,杭州城區能夠剩下的也就只有西湖、東河等有限的幾處河湖,其它都水系不大看得見了,昔日枕水人家的景象也不復存在,空留那些乾涸的閘口裸露在外。《杭城九牆》調研時,我便注意到了廢棄的老閘口,決定將它移花接木式地用到藝術創作之中,作為昔日活水之城杭州的見證,遂有了這堵《無名閘口》藝術之牆的產生,雖然作品的構成要素簡單,但它粗石疊砌和縱橫的框架構成,鐵鍊的弧線勾連,笠帽的細節點綴,都共同訴說著古今杭城水利的變遷,引發人們對表像背後的叩問和昔日南宋繁華水盛景的回望。

圖6:《杭城九牆•曾經故園》《杭城九牆•曾經故園》是最能引發人們對舊時代生活懷想的一件作品,牆壁上至少包括了兩種不同的房屋,它們是建築上的兩個時代、兩種身份,這裡實際透露的是中國城市建設資訊和時代發展資訊,就像美術史上常常講到的巴羅克、羅可哥建築的並存,那是非常經典的近代西歐建築,表現在近世中國普通百姓的房屋建築上,就是這種可能是民國的殷實小家與以石界碑為標杆的晚清時代宦官富商之家的並存,還有現居房主因生活空間逼仄而賦予老屋的種種窘迫,共同構成了一種很奇怪、很幽默的關係,讓人感慨,再好的房子,也經不起這種歲月的磨礪,屋裡水龍頭接出來了,煤爐靠在牆外門邊,可能作為公房的老屋年久失修,任其風吹雨打,侵蝕的牆面留下它與歲月的關係,也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經營態度。總之,眼前所有這一切,與舊時有頗有儀範的粘合在一起,叫人回首歷史,追懷往事,叩問人生幾何,感受物換星移。

第二,《九牆》對美與醜的直面。《九牆》中的許多作品都是對現成品的利用,或者說是對過去城市拆遷垃圾、居民生活廢棄物的利用,是亦醜亦美的藝術綜合體,通過作品中營造出的特殊場景和與之密不可分的“美醜”事物,《九牆》將美與醜這個充滿哲思的問題同時呈現出來。當然,這裡的所謂醜並非具象的醜,而是廣義的醜,是那些與艱難歲月時期的窮困、拮据、甚至是潦倒的生活密切相關的老物件,是曾經帶給人們不堪生活記憶的、令人厭惡的、醜的事物,但是當我們重拾這些過去在一個真實的生活空間裡使用或存留過的廢棄物,將它們用於創作之中,並用藝術的解構與組合方式呈現出來時,便使它們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在這裡,還是這堆老物件,它們自身的屬性卻發生了改變,人們對它的評判標準也發生了天壤之別的變化,往日對生活毫無價值的、唯恐避之不及的醜,變身為勾連觀者暖意、啟發往昔溫馨的美。如此醜與美的並置與交錯,給人帶來的是歲月流逝、物換星移般的感懷與體驗,以及人們對美醜辯證關係的探究。

圖7:《杭城九牆•雜院軼事》《九牆》最具典型意義的這類作品或許是《杭城九牆•雜院軼事》,它截取了杭州老牆門巷道的一個特殊視角,在過去的生活中,巷道的裡面應是院子,但由於往日大雜院內紛亂擁擠,居家水、電等各種資訊的管理,便集中在作為院內所有住戶共同擁有的這個門廳或巷道之中,一排排電錶,仿佛就是院內的一家一戶,破舊的電錶盒就是院內住家的形象代表,它們彼此緊挨著、擁擠著,摩肩接踵,也就是巷道盡頭院落的某種縮影。不僅如此,房居小空間的逼仄,也使得在雜院過道這類公共場所中放置椅子、自行車等,成為當時生活常態,所以讓一輛停放在過道的自行車入畫,營造出的是經歷過這種生活的人們最親切熟悉的場景,喚起的是人們對往日生活的記憶,而自行車的臨時停靠,還暗含著一個動態的故事,展示出巷道平日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甚至還有人聲嘈雜的意象。整個作品營造出的場景,與如今寬綽的社區環境、一梯兩戶的居住空間相比,的確令人不堪,然後老牆門的熱鬧、鄰里間的交往和舊時物件的故事,也成為舊日生活歷久彌新的溫馨所在。美與醜在這裡達到了統一。

第三,《九牆》對窺望心理的引發。窺望乃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傾向,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起於我對中國井文化的認知。我始終覺得,人類本能裡就有對井的特殊好奇心。從表面看,一方井臺,一口老井,再加上其周邊形成的界域,便成為人們生活的汲水之處,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微型的社交場所,平日人們噓寒問暖,交流情感,也互敘家長里短,交換消息,這是人們世世代代賦予井的空間的特點。但與此同時,井又是一個朝地下縱向延伸的空間,因為深邃,引發人們內心深處對未知、神秘的窺望,從井口俯身望去,那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水盈滿其中,它的盡頭通向何方,是孩提時代人們就有的詰問與困惑,往井內扔塊石頭,看井面水影搖曳,探井底深度幾何,都是井帶給人們的遐想和意象。這種對井的追問,就仿佛人們看天、看地、看人,是越過井的表層,對井深邃的、神秘的世界的求索,對井給人帶來的具有某種心理學層面的影響的探尋。

圖8:《寬窄九牆•老井鏡像》

在《寬窄九牆•老井鏡像》創作中,我恰恰利用了人們對井的這種好奇心,特別設置了三口老井,希望人們在參與、窺望和欣賞的體味中,獲得一種極大的滿足,而這種滿足來自於他們的根性、他們的文化、以及他們對生活的體味。

圖9:《寬窄九牆•舊居迴響》第四,《九牆》顛覆式的藝術展示。《九牆》多以生活廢棄物作為藝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但在具體表現上,又通過透視、壓縮等手法、以及反生活常規的藝術處理,使這些原本的生活物件具有全新的視角和意義。比如上述《杭城九牆•雜院軼事》中的自行車,本乃生活常物,但將其做壓縮式的入牆展示,便使人們產生了對原有事物的重新認識,人們樂此不疲地與自行車合影,擺出各種生活中可能與自行車交集的姿勢,從中獲得新鮮的藝術體驗。《寬窄九牆•舊居迴響》中的百家物什,雖然皆來自過往家庭生活,但經過對熟悉事物的陌生化處理,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常規,引發人們新的認識與思索,如人們手執作品中的石磨柄手,聽到了卻是老唱機的聲音,腳踏縫紉機,牆上的廣播閘子中卻傳出川劇的唱腔,這一切都是在合理當中熟悉當中陌生化處理。

再看上面討論過的《老井鏡像》。我想做一口老井,如果從它的物質形態著手,做一個正常視角的敘述和表達,當然是可以的,但我覺得,這種表達不足以引發人們對這個主題強烈的認知度和感悟性。而且,視覺和藝術的意義就在於,它本身是對生活的一個再看法、再提出、甚至是一種反證。要強化人們對井的這種感受,我們不能像展覽陳列那樣,造出一口假井,因為那不會喚起人們心理的強度、視覺的強度、以及時間轉換的強度。所以,我選擇具有年代感的老井,以它作為引發人們對已逝歲月追索的象徵物。在具體表現上,又採取一種反常態的做法,改變人們的視覺慣性,顛覆人們熟悉的場景,將井臺豎起來,有那麼一瞬間,給人帶來距離感、陌生感,而極度的熟悉與頓然的陌生交織在一起,就產生了一種視覺上的辯證關係,觀者視覺的新體驗由此誕生。

當然,這種對老井的藝術表現,早在2000年我創作的《杭州軼事》中便開始了,當時最具創意的做法,就是將井臺置放在一個非正常的視角上,讓它由常規的縱向深處變為水準橫臥,而這種放置已經改變了它過往的使用形態,因為井已退出了它作為生活主角的地位,變得可有可無,如今當人們再往井裡探尋時,看到了已不再是一汪井水,而是已被置換了的一片自然風景。當然,它不僅只是個符號,這種置換實際上還是一個現代視角的、看的方式,看過去、看未知、看世界,看表面與內在,它教我們由表及裡地看問題,表面過去的那個真實,已經物是人非了。實際上,這是一種穿越,是一種哲學上的思辯,是用一種逆向的思維在探討生活,證明生活中一些內在的東西。

再如《寬窄九牆•百變門神》,它的主要元素是門與門神,藝術構想相對少一些,構成也甚是簡單,就是在普通民居的兩扇門上,模擬雕刻著中國傳統的門神。設計中力求出新的地方在於,將民間門神藝術符號與川劇變臉結合起來,當人們從它旁邊輕輕走過的時候,不經意間,發現靜立的門神,動了起來,面部突然轉動,變出一幅全新的面孔,有種穿越的感覺,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會心的愉悅感,發現的愉快和被驚到的喜悅,禁不住會停下腳步,細加打量,與門神產生一種特殊的交集。

圖10:《寬窄九牆•趴耳朵嘛》第五,《九牆》特殊式體驗的構建。《九牆》系列作品創作中,注重觀眾對作品的參與互動,傳統雕塑的審美體驗是“凝固的詩”的概念,這在《九牆》作品中只是第一步。為了進一步開啟觀眾的心理活動,加深藝術效果的表達,觀眾還可以通過觀看、觸摸、互動等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身心沉浸於作品所設置的情境之中,達到一種特殊的、對作品多方位品讀的效果。在《杭城九牆•雜院軼事》中,觀眾可以跨上自行車,觸摸磚牆和老物件,在佇視、觸摸中有所感情與思考。《官窯尋蹤》牆壁上洞開一門,人們便可穿越這件作品,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然後便有了反復打量它、體驗它的機遇,帶著叩問的心情和身體力行的加入,去追尋曾創造青瓷巔峰之作的南宋官窯文化。《寬窄九牆•趴耳朵嘛》創作立意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都人體貼老婆和家人,將雙輪自行車改裝成邊三輪的趴耳朵以供乘坐,而這種趴耳朵也漸次演繹成川地當代風俗名詞怕老婆,作品採取老照片與局部浮雕、自行車裝置相結合的形式,焦點就是這輛帶有加座的趴耳朵邊三輪,還在作品製作過程中,便引來觀者的積極參與與互動,表面上人們爭相坐上這個邊三輪加座上,但在參與者心中泛起漣漪的,或是對童年天真爛漫時光的懷想,或是對父母慈愛的感念,亦或是對青春愛情的追憶,無論是何種情感,都讓人感受到時空穿越,歲月流轉。

《寬窄九牆》中多件作品新媒體藝術語言和科學裝置技術的引入,還為構建觀者特殊式體驗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在《老井鏡像》中,井底深處並非習見的水,而是出乎意料的影像投射,由裝置在街面上的攝像頭抓拍到的即時街景和人群組成,這種“物是人非”的窺望經歷,讓觀者在滿足了來自於他們的根性、以及他們對生活的體會之外,增加了一種對井新奇、夢幻般的感受。這是科技給藝術帶來的新奇與感動,也是我以老井為題的藝術的又一次昇華。

《九牆》中最具典型意義的這類作品莫過於《呼吸瓦牆》。我的思考是,找一個基本點,一個人們都熟悉的符號,用它來闡述一種感悟、一種視覺、一種意外、一種深思。在《呼吸瓦牆》中,我找到的這個元素就是瓦。2000年創作《杭州軼事》時,我就曾收集過大量的瓦,當時只稍稍用了一些。這也是藝術創作中,我較早嘗試使用老瓦的例子。

《杭州軼事》之後,對老瓦我意猶未盡。《寬窄九牆》創作時,再次勾(激)起我對民居中瓦的情愫。我關注瓦,並不僅在於它的表像,瓦與井同樣具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與民眾生活聯繫緊密,但又有誰對瓦這種最大眾的建築構件傾注過那麼多的關注,又有多少文字對它有過專注的描述呢。現在我把它特別拎出來,就是要強調,瓦其實是很有詩意的、很有情緒的、很有表情的。我們與瓦的情結,是自幼就結下的,小時候覺得房子都是很高的,看著整齊的瓦覆在房頂上,就渴望自己能爬上去,在瓦上玩耍。平日裡站在低處,看見四季交替,雪花紛飛,淅淅瀝瀝的小雨從瓦簷上飄下來,很美,瓦就是這種氣氛和詩意的營造的條件。後來作為造型結構研究時,又發現瓦片在鋪設時作凹凸相扣的結合,雨雪飄落在凸棱部分,又滑向凹處,既有生活意味,又充滿詩性與象徵意義。於是,將瓦以牆的視覺造型的方式呈現出來,便有了這壁瓦牆。

圖11:《呼吸瓦牆》然而不僅如此,要昇華作品的創意與內涵,使之成為更具獨特性的作品,我還以科技手段為助力。前面講老瓦承雨、聚雪、瀝水,這些都是詩意的東西,對於這種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符號,在過去所有想像中,唯獨沒有賦予它的是舞動、跳躍和呼吸。在這裡,我首次給了瓦牆以呼吸的生命。用六萬根鋼針以點陣形式,構成《呼吸瓦牆》的主體造型,瓦牆背後是機械數控裝置技術的驅動,如此瓦便可以起伏、伸展,改變了它一成不變的固有形象,變得靈魂、俏皮,當觀眾斜倚在瓦牆之上,可以體會到瓦牆的呼吸,生命的律動,又仿佛回到了童年,實現了躺在瓦頂上的感覺,當身體離開時,瓦牆上還留下了身形的壓痕,令人大為意外,當人們以手掌摁壓瓦面時,瓦牆上的“鋼針”會從穿指而過,亦頗為稱奇。在這短短的時間裡,觀眾由觀、觸到浸入體驗,實現了一次與作品身心合一的感受,經歷了現場與回憶的詩意穿越。

《九牆》就是這樣的一種思考和創意的結果,是唯有用造型和視覺將眾多內涵豐富的要素集合成塊,打磨成歷史的、情懷的、公共符號的、文化互動的、讓人參與的、思考和感悟的集合體。一句話,《九牆》創作的重要部分是蘊涵其間的思想與思考,或許這正是品讀《九牆》令人百感交集之所在。

2015-11
作者于杭州城南嘉禾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