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地圖一座無牆美術館-粉樂町當代藝術展個案分享

熊傳慧(富邦藝術基金會總監)


要描繪起粉樂町的展覽概念,要從一場美麗的意外說起,一群人因著熱情與冒險的精神,用大膽實驗的態度,在台北東區建構了一張沒有圍牆的展覽地圖,其間企業因信任所提供的自由舞台則是此展最重要的基石,在年復一年的合作關係中,終於跨越成見門檻,成就了台北神話般的無牆展覽形式,綜觀近20年的台灣當代藝術環境,政治的更迭與外在環境的改變,台灣在企業選擇贊助藝文類活動,從資助美術館經費並舉辦企業貴賓之夜,到發展企業專屬的美術館禮贈,成功的讓企業豐富了美術館的外在資源,但當絕大部份企業一一仿效其方式後,與美術館的合作模式在幾年間又形僵化,企業在了解了客戶的取向後紛紛於旗下的基金會尋找與藝文相關的合作可能,初期只因為可以增加客戶的活動選擇,慢慢接納成為企業品牌形象,奇美實業的奇美博物館、裕隆汽車的三義木雕獎、台新銀行的台新藝術獎、東鋼實業資助產業與鋼鐵創作與駁二鋼鐵藝術案例等,都說明文化與藝術的加乘可以創造企業品牌高度與質量,同時也推動企業轉戰各種推動藝文的場域或形式,千禧年前後,富邦企業在企業品牌調查的報告內,發現僅展出一次的粉樂町當代藝術展竟形塑出一定的企業品牌印象,透過大眾的問卷清楚呈現,僅推動一次的城市無牆美術館展,竟在多人集體記憶中展現出超於預期的數據,而於1997年成立的富邦藝術基金會,當時只有3年的會務經驗,僅透過企業辦公大樓開放空間推動藝術小餐車展覽形式,在3年內推出了6檔台灣當代藝術展,在執行過程累積了不少的經驗與信心,但對於基金會在展覽與美學教育的作為上,其實尚在摸索當中。2001年香港藝術中心 (Hong Kong Art Center)總監何慶基先生(Mr. Oscar Ho),長年觀察台灣的當代藝術發展,深覺台灣具有豐富、複合多樣的創作實力,主動邀請台灣策展人張元茜女士策展,企圖在香港藝術中心展現台灣的當代藝術樣貌,並且希望藝術家可以在美術空間當中自由地發揮與詮釋,因此30位藝術家與30多件作品飄洋過海攜手聯展,成果果真如預期,香港的藝術觀察與藝評,都同聲驚豔於台灣當代藝術的表現,並在評論中提及台灣的文化背景與參展藝術家所養成的美學教育,之後此展受澳洲柏斯當代美術中心,(Perth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PICA)之邀,轉展於澳洲,讓出國展出的路線拉得更長,同樣的參與展出的台灣藝術家也在這樣的機會中,將台灣的創作實力再次於澳洲柏斯呈現,展覽很成功,受到許多於澳洲留學或移民的華僑協助,開幕活動擠滿了當地的華人與澳洲人,同時由柏斯市的市長也在1999年與台北市締結為姊妹市,雙方在文化上進行更深一步的交流。2001年5月份展覽結束,但由張元茜所領軍的台灣當代藝術一行,並沒有歇息的打算,由富邦藝術基金會繼續推廣與展出,期待在台灣劃下完美的句點。與張元茜女士商議後,經由他豐富的駐日經驗,提出了無牆美術館的初步模型,走出美術館的作品將會在台北的巷弄中,透過走逛重新摸索城市的肌理,藝術在純粹空間中的洗禮後在生活當中實踐,實驗性十足的觀念,考驗著當時基金會組成同仁的統合能力,理想性的要讓藝術品走進人間燈火,介入的是寸土寸金的商業空間,憑藉著熱情與不厭其煩的勞動與說明,由香港國際品牌ESPRIT,首先應允參展,開啟了東區各展點參與的說服力,在一一配對作品與空間,完成了30處展覽地點,其中亦包括地下室空間與廢棄的水塔與空屋,誠如策展人張元茜女士於策展論述中所言,「空間與藝術一直有著親密的依存關係,不論是描述空間、創造空間、扭曲空間,藝術家與神學家、物理學家同時為各時代寫下人們對於宇宙空間的定義。」 「粉樂町」一展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讓藝術家再度一償宿願。粉樂町疊映在台北東區上,形成新圖譜新空間。這些新空間並不試圖摧毀或改變舊空間,相反的藝術家完成與原有空間的和歌,驗證靈質二元空間並存的可能。

企業的社會責任

粉樂町展覽時空背景,2000年相隔近6年後再因企業的決策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李永萍(任職2007年1月23日-2009年3月1日) 向臺北市副市長的建言(2009年9月22日-2010年9月13日),粉樂町重新開展,並且承諾將會是一常態的展出模式,一年一檔的無牆美術館地圖將會重疊在台北市的走逛上,同時在富邦藝術基金會作業人事面上也進入長期規劃,並正式設計與定義此案的識別系統,決心以粉樂町無牆美術館作為基金會最主要的展覽內容,將展覽地點進行全新盤點,亦發動同仁與志工進行地毯式的掃街與探訪,將曾經經驗聽聞過,或有意願支持此類活動者留下詳細的紀錄,並與公部門如文化局、都發局、觀光局、交通局、台北捷運公司、教育部等進行拜會,說明展覽將會在台北市如何展開以及需要何種協助。其中一次檢討工作中,討論到環境的斷層問題,如新生代的策展人培訓沒有完善的環境與機會等。

至於出資的企業部分,基金會十分積極地透過各種獎項的肯定,來證明這是回饋社會的全新思考與方式,企業也於此認同資助目的與成效。

富邦藝術基金會為典型的企業型基金會,其背後所支持的企業為金融集團,以回饋社會為前提的初衷開辦基金會,亦在商業的利益之外同時也扮演對於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與社會公民的責任,展覽決議進入商業領域的同時,請益於企業對於商業的意見,同時也提供更多專業的介入與參與度,而企業受益於誠信所反饋的信任回應,店家透過活動的支持形塑出更具有風格空間氣息,而藝術創作者走出象牙塔,打開心胸與觀賞者對話,「無私」創造了商業所不能觸及的多贏局面,測養的「策略聯盟」起初勾勒藍圖時即讓團隊十分興奮,推動文化藝術與生活接應的理想靜地在展覽之外,有更多的體現與獲得,同時在說服企業投效於此的內容上更為有自信,因此龐大的說明過程與說服,成為策略聯盟工作最大的課題,工作同時如同佈道者,總再因為相信而有前行的勇氣。

空間的無限可能

粉樂町以開拓的勇氣從國外走回台北東區,無牆的形式在千禧年後形塑出富邦藝術基金會的辨識度,雖然最後在20年來北台灣最大的風災加水患(納莉颱風)中慌忙收場,留下的除了展現的榮光外,還有對於無牆形式的現實考驗,台灣的戶外展覽飽受海島天候影響,除了因應成本外還考驗公共安全的處理能力,以及企業品牌的形象風險,當然也檢驗著市民的美學素養。因為是一趟旅行式的續展,參展藝術家提出了最大誠意參與想像力冒險的展出,如何讓自己的創作介入商業店家的干擾當中,是策展團隊除了整合展點外,最大的一項功課,而當中展點與作品的媒合也有賴策展人的公信力才能達成,因此可以說能成就此展於台北,是行進了近一整年的信任與默契所賜,因而進入第二階段的粉樂町,介入空間的方式更為多元如 : 民宅、教會、學校、空屋、大樓外牆、小公園、髮廊、咖啡店、書店、SPA店、旅館甚至人潮聚集的台北101等,粉樂町成為東區的藝術盛會,東區的空間與商家大都知曉東區的無牆美術館粉樂町,這也讓策展團隊在選擇上更為靈活,近幾年甚至出現有空間無法參與的遺憾,反觀藝術創作者在介入之後的改變,從有距離式的討論轉變至成為參與空間的好朋友,展覽過程中空間擁有者多半成為藝術家的支持者角色勝過基會。

東區的商業型態豐富多元,多數店家未成為展點前大多有著個性與設計的成店風格,具有一定的程度與審美能力,並對於創作者有一定程度的接納與尊重,因此在藝術介入的部分並沒有太突兀困難的狀況,而創作方在社會越多跨界氛圍的促使下,也沒有太大的違和和反對,同時更多元的空間與觀看方式,讓藝術家有了更多元的挑戰和思考。

2012年粉樂町走進校園,在三年的歷程中為粉樂町由城市接續的校園的深度推廣畫下起跑線,任職於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也在計畫進尾聲時撰文「每一年粉樂町續展由藝文中心所整理的結案報告及問卷統計分析中,我發現校內外觀眾對於以下數項給予高度的評價:藝術透過粉樂町深入社區、打造無牆美術館拉近我與藝術的距離、粉樂町為政大注入不同的活力、粉樂町讓我重新認識藝術。」

東區的店家在商業思考的合作可能外,同時可以感受文化介入的企業合作經驗,於雙方的關係上跳脫只有商業的思考,這樣的「聯盟」方式,對於企業品牌而言相對提供更多正面的形象塑造,另外,東區是一個性商店與品味設計為引領的商業社區,店家之間存在競爭者的關係,透過粉樂町的串連,原先的角色轉換由「競爭對手」到「合作夥伴」,與企業基金會合作的對應,也由純商業的數字轉換成,社區總體營造的共同願景,同時透過基金會所配對的藝術創作者,在交互的合作經驗值當中一再地確認彼此的企圖與目的後,合作關係在檢驗當中更加的確切。

策展的跨界時代

千禧年前後的台灣,無論在政治或是國際環境都迷漫著開放的氣氛,在世紀末傳說當中,有許多創作著依此主題論述,也因此提一種極欲掙脫傳統展覽的模式,「走出美術空間」、「讓藝術品擁抱群眾」、「以一種主動轉換被動」、「發現台北城市的巷弄」、「對於日本在文化表現上的推崇」,等原由,策展人張元茜,憑藉著長年旅居日本的經驗,並對於期前瞻與深入民間的方式十分認同,在策展此展的時空被經中亟欲完成一場華麗的試探,設定場域為生活路徑上的空間、店家、配搭企業的公共空間,在香港與澳洲的純粹之旅後,回到台灣將要放收一搏他所提出的全新模式,「無牆美術館」因此而生。

藝術走入生活場域,其中要考慮的除了藝術如何配對與空間對話外,公共安全與教育推廣的的重點,相較於美術館都會截然不同,所介注入的商業領域如何深化彼此的合作關係,也考驗著基金會在當時的組成專業,因此跨領域的尋求商業與市場經營專才進入團隊,並負責與店家與場域溝通,同時規劃出一系列策略聯盟的活動,也成為基金會團隊在組成上更為靈活多元的關鍵時間。

一張以展點形塑的地圖,在藝術行政與整合行銷的通力合作下,套疊商業地圖,提供東區在購物與商業之外的藝術文化路線。

粉樂町—東區當代藝術展」成為重要的說明文段與歷程,同時比對場域、藝術創作、企業、以及民眾等各方的演進與質變。店家(場域)與消費者以及策展單位是主要的社群,企業與員工為次要社群。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這個場域如何因為藝術介入而產生相當的質與量的變化,呼應原創時的理念,在無牆的生活場域當中,觀者因遇見主辦單位所規劃的路線與作品,產生怎樣的反應?而此反應又如何支撐藝術創作在生活路徑上相異於純粹美學空間中的不同,以此予以創造點滴累積的影響力。因此無牆美術館在2008年轉由基金會展覽團隊策畫,並論述企業於時空氛圍下對於環境的呼籲。甚至在討論會當中決議粉樂町的策展理念並非傳達深沉的意識,或是關乎單一事件與現況的反思,最重要的就是建構一座無牆美術館於城市的路徑上,體現藝術在生活當中的實踐,也讓藝術創作者走進生活與人群。

2007年,在基金會受企業所指示的回饋計畫內容,開啟了粉樂町東區當代藝術展計畫,相隔近6年的基金會,在展覽的實力上以儲備更為豐厚的經驗,同時也累積一定的藝術家資源,於東另辦的「富邦講堂」有效的結合社區客店家型態進行策略聯盟,品美食與紅酒、咖啡、茗茶的同時於東區也累積初一定的商區人脈,企業推動的回饋計畫為期十年,一項文化工程,同時也考驗著基金會如何有計劃地逐步推展,除了擷取過往的經驗外,有以下幾個策畫的重點:

  • 善用企業空間與能見度
  • 與文化局處合作展現公共空間的可能性
  • 整合企業宣傳資源
  • 有效記錄社區消長,以及藝術環境的變化
  • 加強國際交流與國際能見度
  • 加強員工訓練與民眾參與
  • 創造團隊策展機制
  • 創造收益,擴大展覽內容
  • 建置志工系統與學校建教機制
  • 建置活動識別系統與SOP作業流程,完成工作手冊

以上重點是歷經6年後決議持續推動的基石,同時在這些面向上檢討達成度與當中的平衡度,團隊於每年的策展會共同討論今年著重的重點,並在這些重點當中,選定2~3個點方向,透過該年度參來反推,同時確立後在宣傳上也累積共同同的曝光率與能見,一次性的展覽確實在操作上與為期10年的文化建設工作有著決定性的不同,在思考的步程上也完全不一樣,粉樂町II ,將企業基金會所推動紹頁內容提成為社會回饋與文化建設的高度,同時也讓基金會有足夠的時間與累積實力與留下過程當中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