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區藝術使人們對自身文化認知的探討

吳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生)


壹、澳門的歷史

澳門能夠獲得世界遺產這個美譽,是因為它有著一種多元文化的歷史脈絡,由原本的一個華人社會,因葡國的殖民漸漸變成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產生的地方,現在就來說明一下回歸前後的澳門情況。

一、回歸前的澳門(澳門的初中期)

澳門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葡萄牙人還沒有來澳門之前,澳門就已經是一個貿易的港口。到了1535年,因地方官員受賄,葡國人便開始來澳門貿易,原本只是留下貨品便要立刻撤去離開,不淮居留的。直到1553年,葡國人藉詞借澳門曬干貢物為由,地方官員批准他們上岸。1557年,地方官員再度受賄,讓葡國人可以在澳門居留。所以1557年是葡人正式居澳的時期。之後,葡人因看見清政府無能,便在1887年葡人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取得了永久管理澳門的權利。就這樣,統治了400年之久,葡人在這段統治期間,在澳門建設了永久性的樓房,建築,炮台,加上在澳通婚等等,把西方文化帶到了澳門。期間也產生了只有澳門獨有的中葡文化。

二、回歸後的澳門

1987年簽署了《中葡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雖然澳門已回歸中國,但由於曾被葡國統治了4百多年,所以很多方面例如宗教、語言、建築、商業、風俗、文化藝術等,這些種種全都有著中西文化的差異。2005年7月15日,澳門有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個前地,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澳門的經濟模式是微型經濟,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產業主要是以博彩業和旅遊業為主,稱謂也由「東方蒙地卡羅」變成了超越美國的亞洲第一大賭城「東方拉斯維加斯」。

貳、澳門人對本地歷史的認知

澳門雖然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此地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但其實普遍 澳門本地人對自身的文化歷史認知卻不深。因為澳門的歷史上,中華文化雖然是澳門的主流,但由於經歷過被葡萄牙人統治的時期,日常生活與文化都受著西化的影響。當時還出現如果華人要進入上流社會,更要精通葡國文化。這樣的情況下造成複雜的背景,所以澳門一直以來都沒有相關的本地歷史課程,這也是澳門人對自身歷史認知不足的原因。

2005年澳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澳門學者楊開荊曾參與一項澳門青年的研究,分別對1000位的澳門青年進行了問卷訪談,當問及有關《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相關問題時,得出的結果是大概只有少部分25%的青年,對此資訊非常了解(楊開荊,2014)。儘管當年澳門政府對成功入選世遺已經大力宣傳,由此可以知道,澳門對自身文化的認識是不深的。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個地區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市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都反映著當地居民對城市的歸屬感,甚至體驗一個地方市民的文化素質(楊開荊,2014)。隨著本地歷史教育缺乏,澳門歷史的認知一代不如一代,更會開始對澳門的歷史不重視,找不到自身文化的價值。

參、澳門藝術社團的社區藝術計劃

現在世界各地紛紛都開始要關注自我的文化,而澳門的政策更希望澳門以世界休閒中心為定位。不過隱憂的是,澳門因為本土歷史教育的不足,所以面臨著本土意識薄弱的問題。如果要激發本土的自我文化,是人們先要對自我文化知覺和這片土地有歸屬感(陳美玉,2008)。而激發本土的自我文化,讓她們注重自我文化知覺,就要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讓他們碰觸到有形的文化,實體的人類文化等(陳美玉,2008)。當中,社區藝術便能達到此功能,社區藝術可以結合自身地區的歷史,文化特色,背後故事,借用藝術的方式一一呈現。

一、社區藝術

社區藝術又稱「以社區為基礎的藝術」,通常指基於社區環境的藝術活動,作品可以是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同時以社區成員的交流和對話為特徵(張玲、韓亮,2012)。想讓民眾對自身文化的認識有多一點的認知,用藝術方面是比較有效,而且容易吸引人。藝術常常在我們大眾的生活當中,現在很多人紛紛借用藝術進入社區,在過程中產生與當地居民的互動,讓當地居民與民眾對自身的地方,空間、歷史、身邊的人與事有一定的關注與認識。

二、澳門推出社區藝術資助計劃

由於澳門之前一直介於華人與葡人兩者之間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文化認同。澳門回歸之後,澳門特區政府積極的尋求本土文化定位,積極推動發展本土文化藝術,也因應此方面做了很多金錢投入,因見藝術進入社區的幫助,澳門文化局紛紛推出社區藝術資助計劃。澳門從2013年9月便推出社區藝術資助計劃,希望借用此計劃鼓勵澳門本地民辦藝術團體深入社區或特定社群,順應社會的脈絡,廣邀居民共同創作及參與,用藝術的形式活化社區,讓作品的創作過程成為對話與溝通的契機,讓更多人對社區藝術與澳門自身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

三、澳門民辦藝術社團

澳門早期曾受葡國人管治的關係,而葡國人的管治態度大多採用不理會華人的取向,這樣的情況下,讓華人開始紛紛自組社團,造就了小小一個社團社會,而有關文化藝術的社團更是多不勝數,1999年期間文化藝術社團已有88個。2014年澳門更達到1188個有關文化藝術社團。政府對藝術的投入和支持通過直接作用於藝文社團,這原因也造成了大量藝文團體的產生,也間接地影響著澳門本地的藝文發展。

民間的藝術社團大部分都是向市民或政府提供藝術教育服務,它發揮著文化導向與推廣本地藝術的作用。大部分藝文社團都是以非牟利的方式來經營。每個藝術社團都可以因應舉辦藝術活動以提出經費申請,較大機會會獲得金錢資助,但相對同時,也會出現不是每個藝文社團申請也會獲批;或是會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發生。此資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來自博彩業的賭場稅收。

四、澳門社區藝術計劃

此資助計劃一推出便吸引了很多民辦的藝術社團,鑑於民辦藝術社團是負擔起讓普羅大眾參與、接觸及富意義性的藝術活動,所以也因為這個計劃讓很多不同的社區藝術計劃因應產出,以下舉出筆者認為可以讓民眾多了解自身澳門文化的3個社區藝術計劃。

A、福隆計劃

2014年的福隆計劃,由本地發起人吳先生發起,此活動是吳先生在就讀藝術學院時的畢業作品,他自小便覺得福隆新街相當有趣,因而想出此計劃。

  • 獨腳戲《紅豆喳喳》用戲劇的方式借一碗地道美食紅豆喳喳來說一個關於澳門昔日紅燈區的故事。
  • 環境舞蹈《Dilemma》以澳門百年旅店為創作藍本,在百年旅店的建築中,洋式的騎樓,舞者翩翩起舞,該舞蹈審視兩代人對福隆新街的複雜情感,仍反映澳門舞者對本土文化的思考。
  • 聲像展覽《十個福隆新街的故事》訪談十個住在這街道的民眾百姓,從他們娓娓道來很多此街道的故事。例如,在澳門經營了百年也是澳門第一家註冊的中藥店,隨著時代變化的便利店,跟著時間變遷的奶茶店,現存澳門最懷舊風格的私營旅店年旅店等等。藉著訪談錄影這些故事一一在此展覽呈現。
  • 導賞團《尋嚐人情味》工作人員帶領觀眾走訪街中的老店,對這條福隆新街區來一場深度導覽,讓他們認識此街道的歷史與體驗福隆新街獨有的社區文化。

B、遺城詩路計劃-飲水詩緣

2015年的遺城詩路計劃-飲水詩緣,是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與英姿舞園主辦,它是一個具實驗精神的文化導覽之旅,也是一個年度社區藝術活動,由2012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現在舉的例子是15年的主題。遺城詩路計劃-飲水詩緣,以水為主題作導賞及創作脈絡,透過1項綜合導覽及3項系列活動。

  • 《詩緣茶敍》詩歌分享會:在文遺景點鄭家大屋舉行有關澳門文學和詩歌講座。
  • 《四圍導覽》:走訪澳門還保留著鄰里互助,充滿著人情味的下環街區,帶觀眾穿梭下環街區一帶的四個「圍」,幻覺圍、南巫圍、六屋圍、鳳仙圍及其附近之生活社區。用漫遊散步的方式,探索街道及社區之趣事。
  • 《社區拾趣尋寶圖》:以下環巷道的物件作主要點,主要是帶觀眾們尋寶,每樣物件都有不同的故事,此團將有導覽員向你一一娓娓道來。
  • 《綜合導覽》:這年的主題是以世界遺產景點亞婆井前地作起點,之後一路延伸到它附近其他不同的地方。其間更會走訪下環街老店,走入學校,走在社區,途中更會在不同的駐點來讓觀眾欣賞到澳門本土的文學詩歌、視覺裝置及表演藝術等。

C、三盞燈社區計劃

2017年的三盞燈社區計劃,由牛房倉庫這個民辦藝術社團發起,牛房倉庫是澳門的一間民辦藝術社團,前身是婆仔屋藝術空間,是由澳門一班熱愛藝術的本地青年發起的社團它是一個非牟利的藝術社團,主要策劃澳門本地具實驗性和較當代性的藝術展覽。此藝術社團一直以來也有為本地提供社區藝術活動計劃,而今年,它們以澳門的中心高士德三盞燈地區來作一場社區藝術計劃。此計劃分別以三種形式來呈現。

  • 《視覺藝術的展示》:以三盞燈為題材,邀請澳門本地藝術家與學校來創作出一系列的藝術作品,分別以動畫影片、錄像、平面創作、拼貼、插畫等形式訴說,三盞燈區的衣服產業,街頭小吃,緬甸華僑的來澳故事,三盞燈區自身的歷史等等。
  • 《工作坊》:由於此區之後來了很多緬甸華僑,所以也讓這個三盞燈區變了東南亞人的集中地。東南亞人有不同的美食習慣,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馬拉盞這種調味料,教觀眾煮緬甸華僑的食物。體驗緬甸舞蹈的工作坊等等。
  • 《三盞燈社區導賞》:邀請資深澳門歷史導覽員帶觀眾深度遊三盞燈這個地區,認識它相關的歷史。

發現這三個的社區藝術計劃共通點都是希望讓本地居民對澳門城區多一點認識。加強本地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

肆、結論

澳門,最近一直以來,對大部分人的形象可能都是賭城,有很多世界遺產的地方。雖然身邊充滿著歷史名勝古蹟,隨時一個百年歷史古蹟在你身邊,但其實當中,對澳門人而言,實質對澳門自身的文化歷史所知的知識卻並不多。由於社區藝術的盛行與相對的有效性,政府也在13年開始提出資助,讓澳門本地藝術社團創新出很多連結澳門本土歷史,用藝術的方法介入社區。文中舉出的3個例子,我發現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活用了借藝術了解不同社區所產生的歷史文化特色,背後故事和當中的歷史意義。而且不只讓觀眾對自身文化,民生,人文精神多一份認識,更讓創作者在進行此計劃的過程中,也更加深對澳門的理解。

在這個本土認知不足的小城中,希望用社區藝術來做媒介,讓更多民眾對自身地方,周邊居住環境有更多的連繫,從而延伸下去,得已傳承,歷史不用被人遺忘,更讓彼此社區變得更有價值。

伍、參考資料

碩士論文資料:

林珍紅(2004)。澳門現代藝術的本土性發展研究。華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李楚翎(2007)。澳門的文化角色-中西文化交匯門戶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盧可茵(2011)。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點,線,面結合-把澳門歷史城區打造成露天博物館的構想。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吳咏鈊(2014)。版畫藝術在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可能性。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張敏(2015)。澳門社團的社會服務供給及其對大陸的借鑑意義研究。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可(2017)。澳門美術社團研究。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期刊:

揣振宇 (2002) 。澳門文化的特點。雲南社會科學,3,92-94。
楊開荊 (2014)。本土文化認知與澳門宜居城市建設方向。一國兩制研究,2,103-107。
劉國良、劉文 (1998)。澳門文化的本土特色及其相容性。 協商論壇,10,38-39。
鄭曉雲(2010)。澳門回歸後的文化認同變化與整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2。
張玲、韓亮(2012)。國外社區藝術發展狀況初探。公共藝術雜誌,08,38-43。
劉偉(2013)。謭論社區藝術活動的文化特性。新聞傳媒,125。
陳美玉(2008)。全球本土混離化與文化再生:視覺文化取向的在地性藝術教育。藝術教育,15,37-65。
唐小可(1999)。澳門街坊的社會功能。港澳社會,5,17。
劉卓紅、龍柏林(1999)。澳門社團問題初探。華南師範大學學報,6,16-22。
李燕、司徒尚紀(2001)。澳門文化的多元解析。熱帶地理,21-3,238-240。
牛房倉庫(2017)。小城故事--三盞燈的記憶故事,場刊。

網站:

維基百科-澳門
澳門文化局
澳門文化局社區藝術資助計劃
「社區藝術資助計劃2017」資助名單公佈
維基百科-澳門
福隆計劃,FACEBOOK專頁
福隆計劃,YOUTUBE影片網站
澳門福隆新街-社區×藝術文化遊
遺城詩路 Heritage Stroll with Poetries
【澳門。藝】探索小城,遺城詩路2015 飲水詩源
2014年11月-2015年3月 *社區推廣系列活動-公眾免費參與
小城故事-三盞燈的記憶故事
文創盛事: 遺城詩路-澳門的社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