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融入社區與宜居城市發展的關係
—以臺灣中研社區為例

田婷儀(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交換生)


一、引言

城市為市民提供的生存居住環境的舒適程度,也就是城市的適宜居住性,簡稱城市宜居性。對城市宜居性的追求是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在城市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人們都對舒適的生活環境進行了營造,並產生了相應的理論。如19世紀末,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探索,他的《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被認為是近代宜居城市思想的萌芽[1]。雖然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構想的實踐以失敗告終,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以市民利益為核心和改善生活環境的思想以及希望擺脫統治者的權威和規劃者個人意識模式的規劃現狀對歐洲和美國社會各界產生了影響,在20世紀初很多城市規劃的新方法中可以找到“田園城市”的影子。拉倫斯· 佩里的“鄰里單元”概念豐富了現代主義居住區內涵,弗蘭克·勞矣德·萊特的“廣畝城市”體現了自然主義和分散主義的思想。1997年格蘭鄧寧提出了“精明增長”的城市發展概念,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將其作為其總統競選綱領,認為精明增長是“21世紀新的可居住議程”。“精明增長”概念中的城市宜居性思想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的受益面蓋及每一個人,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公平發展。實質它強調的是如何營造更具有宜居性的社區以促進美好城市發展。

“社區”一詞是舶來品,黎熙元在《現代社區概論》中所載,“社區”是20世紀30年代初以費孝通為首的一些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根據滕尼斯的原意首創,此後,他們在吳文藻先生的指導下,與其他學者一起致力於中國本土的社區研究[2]。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派克(Rorber E.Park)也是最早對社區下定義的社會學家之一。“社區”之所以能成為美國社會學的核心概念,芝加哥學派起來很大作用。派克認為社區不僅是人的彙集,也是組織制度的彙集。社區的基本特點在於它有一群按地域組織起來的人群,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紮根在他們所生息的那塊土地上;社區中的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中[3]。 社區是城市的縮影,城市的問題也會在社區的現狀中得到反映。因此,對於城市所存在的問題,應該存在人與人,人與現實生存環境之間。沒有個人能脫離社會共同體而獨立存在,不論人類發展到何種程度,自我獨立意識如何高漲,對於人與人,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相互依存的本能都不會有所消減,城市與社會問題的處理實際上更多的是對人類彼此間關係多樣性的處理[4]。“社區”成為判斷城市獨特性、舒適性、多樣性和活力關鍵因素,也是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重要著手點。社區宜居性理論所涉及的範圍,已經擴展到社區公共生活的各個層面[5]。

美國社會學家 F·法林頓在1915 年首次提出了“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的概念,主要針對二戰後的地方性修復與重建[6]。在修復二戰創傷的背景下,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社區營造,是較早開始的國家,經過了從“訴求與對抗”到“市民參與”再到“市民主體”的三個階段[7]。早稻田大學佐藤滋將社區營造定義為:“以地域社會現有的資源為基礎,進行多樣性的合作,使身邊的居住環境逐漸改善,進而提高社區的活力;為了實現“提高生活品質”所做的一連串持續的活動”[8]。

近幾年,上海等地區開始了由政府的規劃發展部門引導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介入的社區營造模式,但相較於臺灣地區的社區營造和藝術在社區中的角色,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因此,分析與大陸一脈同宗的社會文化的臺灣社區營造及發展歷程,對於大陸的社區營造和宜居城市的發展有借鑒和可學習的意義。

二、中研院社區現狀分析

圖1:中研社區歷史圖(來源: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簡報)
圖2:中研社區現狀圖(來源:Google地圖)

臺北市的中研社區位于南港區中央研究院旁,是都市的外緣,在日據時代原為四分溪河川地,後因政府將四分溪“截彎取直”後,先變更為農地,又變更為住宅用地。1981年中央研究院為照顧研究員和職工,于現址興建“中央公教住宅”。建築形制為五樓、七樓與九樓。住宅建築於1984年完工,中研院研究員與職工開始入住,因未住滿,在1986年開放給一般軍公教人員購買。中研社區現共有284戶,約1000名居民。按照人口的年齡可以將居民分為三個層次:0-34歲人口約占總人口的24%,主要是第一批入住人員的第二代與第三代子女,行業以學生和上班族為主;35-64歲約占55%,主要以中研院的研究員與軍公教人員為主;65歲以上人口約占21%,主要為退休人員及其家屬為主。有此可見,中研是一個居民生活和工作比較有相似性的社區,同時,社區居民也具有較好的教育背景。

中研社區的中研公園改造,是公共藝術介入中研社區的起點。現在的中研公園是孩子們的樂園,也是自然動植物願意生息之地,根據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在2012-2013年調查在方圓 300公尺以內,共有16種蝴蝶、59種昆蟲、22種鳥類、100種以上植物。中研公園入口處以鑲嵌在地面沿路兩側的馬賽克拼貼將人們引入公園,這些馬賽克的製作是中研公園的第一次公共藝術行動,入園後左側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沙坑,現在的沙坑是經過二次改造後的沙坑,從沙坑的初次設置到二次改造,都是中研社區居民自主營造的成果。沙坑的對面是一個鋪裝人造草坪的兒童遊樂區,遊樂的設施也在兩年前更新過,每逢週末,都可以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公園中的樹木,大多是在進行第一期公園改造時居民們自己種植的,現在已經生長的非常粗壯、茂密,節假日還會有周圍其他社區的居民帶著帳篷來此露營。中研公園的營造,在1997年,以居民參與和公共藝術介入的方式開始,一直處於持續更新的狀態,並將自主精神和公共藝術形態擴散到社區的每個角落。

三、中研社區營造與藝術融入生活

  1. 中研公園的鑲嵌藝術
  2. 早在1995年,臺北市政府建設局推動“環境綠美化計畫”,開放給社區提案改造生活空間,中研社區成立了“中研社區協進會”並提出他們的中研公園改造構想[9]。從1997年5月23日改造方案申請的提交,到1998年7月11日舉辦成果大會,居民參與的中研公園綠美化行動,歷時近14個月。在改造過程中,不但邀請到淡江大學建築系師生協助規劃設計,還舉辦了三次居民的“參與設計”活動。三次活動主題分別為“大家來討論公園的問題”、“整體計畫並決定初期改造內容”、“大家來設計公園,到現場比手畫腳”。通過這三次居民通過參與設計討論的活動,讓居民參與到整個公園改造的過程中,使公園得以呈現居民滿意的形態。當時有小朋友希望設置一個沙坑,居民對這個提議持不同意見,通過這三次討論活動,最後在社區有決心做好維護的前提下,小朋友們喜愛的沙坑得以設置。在第一期的中研公園改造中,確定公園改造的空間形式之後,淡江大學建築系師生建議社區動手製作馬賽克拼貼的水泥餅作為嵌飾步道、沙坑矮牆的造形元素,藉以展現居民的藝術創意。因此,展開了一個為期一個半月,共8天次的拼貼工作坊。居民動手參與鑲嵌,從開始對材料的陌生和技術的不熟練,到期待每週末的鑲嵌活動,鑲嵌活動像一個具有磁力的磁場,吸引著居民的到來。在居民自己動手和構思圖案的同時激發了居民的藝術想像力,也使得藝術以十分親近的姿態介入到生活中。社區居民張秋雯曾言:“鑲嵌是一種創作,也是一種藝術,就好像名貴的戒指或項鍊嵌入寶石一樣,是一種美的象徵,也是一種境界的表現,而絕非是詞典上把另一種東西嵌入的解釋。在創作過程中,有苦思構圖的痛苦,有聚精會神的辛勞,亦有作品完成時的喜悅。作品不僅透露著人性的純真善良,也反映出作者的內心是世界,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都值得珍惜,和細細欣賞”[10]。拼貼工作坊以1個多月時間完成的900餘件馬賽克拼貼作品,並經評委會選出優勝作品,請水泥匠將它們嵌砌于人口步道兩側和小孩沙坑四周的座臺上,從中可以看出最早製作的粗陋表現,以及愈來愈進步的成長痕跡,整體都表現出一種璞拙的手工味道極強的藝術風格[11]。

    圖3:中研公園入口拼貼(來源:作者自攝)
    圖4:二次改造後的沙坑(來源:作者自攝)

    自1997年起,已經20年過去了,中研公園的樣貌又有了更多更新。沙坑做了進一步的改善,原來設置在平地上的沙坑,被抬高了50cm,這樣的設計有效的防止了流浪貓狗在沙坑裡大小便的行為,為喜愛沙坑的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衛生保障。沿路的馬賽克拼貼在經歷了多年的風雨有些破損,但是它的藝術創作過程所帶來的社區自主營造意識對居民產生的深刻影響,居民自稱1997年起的中研公園改造是“曾經的偉大壯舉”,前任“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馮先生說,他們一家四口都曾參與到馬賽克拼貼的創作中,對於進行馬賽克拼貼時場景的回憶,依舊津津樂道。

  3. 自主營造與藝術擴散
  4. 中研社區的社區營造,經過20年的發展,更加具有自主能力和精神。在此期間,1997年進行第一期中研公園改造的“中研社區推進會”已經在2010年向臺北社會局註冊,更名為“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雖然社區營造組織的名稱有所改變,但服務社區,進行社區營造的行動從未停止。新的社區發展協會擬定了協會章程和並根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輔助辯理社區發展工作計畫”中的社區性活動、開發社區人力資源、建立社區特色的主題活動,進行社區營造。在第一期中研公園改造的基礎上,衍生出“中研新村美化環境計畫101計畫”,計畫中的思分溪堤防花台的美化活動,使居民們組成小隊,交流養花種草的快樂經驗,共同參與堤防上花台的美化及後續認養維護工作,共同營造社區成為健康、樂活、美麗社區。大地生態池連結綠美化研習與技術輔導活動,邀請了蚯蚓動物學專家陳俊宏教授,講述蚯蚓恢復貧瘠土地的故事,居民們親自動手學習製作堆肥,飼養本土蚯蚓,保育地力,享受作為一個大地修復者的快樂。中研社區還每年舉辦跳蚤市場,讓居民們拿出了平時無用的物品進行售賣和交換,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營造的活動,使社區意識凝結成共同的社區感,在這樣的前提下,在近兩年的社區營造活動中,藝術的介入不單單是對環境的美化,而逐漸演變為對日常生活的融入,更加重視居民自身藝術修養的提高。因而,社區營造的活動轉變為“藝術課程”的形式,包括插花課、茶藝課、國畫欣賞等。隨著社區老齡化的加劇,更針對老年人推出了健康飲食、醫學常識等課程。為了更多的關愛老年人,社區發展協會在義工們的支持下每星期都舉辦“長青快樂午餐會”讓老人們坐在一起,享受午餐以及餐後頌歌的歡樂時光。

    圖5:社區藝術課程(來源:馮文秀先生提供)
    圖6:長青快樂午餐會後頌歌(來源:馮文秀先生提供)

    藝術與藝術活動不應局限於音樂廳、美術館、戲劇院等特定的場所被狹隘的欣賞。通過藝術融入生活的各種活動,美感經驗在參與者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紮根,將持續展現藝術的創造精神與串聯的能量[12]。當藝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藝術的主體,讓每一個參與藝術表達的人,都成為藝術的一部分,不光只有藝術家可以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生活中的普通人也可以通過藝術凝聚共同意識並表達思想。瑞特納的文章宣稱:“藝術活動提供給社區一個關注的焦點並提升了認同感……一種對於社區需求的日漸覺醒、一份推動改變的決心”[13]。在社會與城市發展的未來,藝術將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四、藝術在社區中的生長與宜居城市發展

筆者認為,公共藝術在中研社區的生長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臺北市政府建設局推動“環境綠美化計畫”和“中研社區協進會”的成立,以及中研公園的一期改造,從上文論述的過程可以看出,政府的引導和設計師或藝術家啟發在整個營造計畫中占重要地位,社區居民的自主營造還處在需要被牽引的階段,這是一個藝術介入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以2010年“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建立為開始,社區營造開始在政府的認可下,走向以居民為主體的營造方式,設計師已從其中抽離,社區共同體的意識得到強化,可以在獨立自主情況下進行社區營造和社區環境的綠美化行動,這是藝術紮根的階段。目前處於第三個階段,藝術在社區營造中以一系列的藝術課程呈現,它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態有著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是藝術融入生活的階段。

中研社區的“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只是臺北市22個社區發展協會中的一個。用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前任理事長馮文秀先生的話講:“我們只是一隻小麻雀”。但是這只“小麻雀”的成長過程,卻可以映射是臺灣社區營造發展進程,可以體現出臺灣社區營造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社區問題。

從由點及面和長程性的角度來看, 藝術在社區所誘發的社區居民行為過程,並逐漸凝結成社區居民自身的共識,這影響著社區營造的長程性發展和城市宜居性的提高。人類為了城市的未來和生存空間的舒適性,一直探索具有共同體共識意識的議題和不斷的更新研究路徑。以社區營造與宜居城市發展的眼光來看,藝術都是有期可待的方式。無論是藝術介入社區還是社區營造,都必須放入城市發展的長程脈絡中去考量。單體量的個體以及短程性的形式,都是居民參與公共問題的姿態,透過共同意識的凝聚形成社區營造和宜居城市發展的動力。

社區可以提供藝術創作的背景框架,因而在社區中的多種藝術形態,或由藝術引發的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凝聚,都能夠得到社區居民的接受和傳承。藝術在社區中的展現形式是多樣的,不能否定的是,以具體形態介入社區的藝術,是最易社區居民接受和最早的形式。但是,以具體形態衍生出來的藝術在社區中多樣性的傳播才更有利於社區營造和宜居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藝術的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在社區中呈現,更多的是為社區文化的建構和社區共同體意識的增強提供持續的能量,使得藝術在藝術家或設計師引領進入社區之後,可以獨自的落地生根發芽,並逐漸發展成以居民為主體的具有多樣性的藝術行為,並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居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從這點出發,藝術的力量足以推動城市的發展。

五、結論

公共藝術在社區中從“藝術介入”到“藝術紮根”再到“藝術融入”的生長過程,是藝術與社區關係可以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它不但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樂趣,更提高了居民自身藝術素養。社區作為城市系統的子系統,是宜居城市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公共藝術在社區中生長,為宜居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又一條路徑。

[1] 周長城,鄧海駿.國外宜居城市理論綜述[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4):62-67
[2] 黎熙元.現代社區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4
[3] 轉引自:Larry Lyon,The Community in Urban society,Chicago:The Dorsey Press.1987:5
[4] 李松根.社區營造與社會發展[M],臺灣:問津堂出版社.2002:11
[5] 楊德昭.社區的革命.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2:51
[6] 趙民.“社區營造”與城市規劃的“社區指向”研究[J].規劃師.2013.09
[7] 胡彭.日本“社區營造”論—從“市民參與”到“市民主體”[J].日本學刊.2013.03:119-125
[8] 佐藤茲.社區營造的方法[M],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10:4
[9] 曾旭正.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M].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93-97
[10] 來源:臺北中研新村社區發展協會主頁
[11] 曾旭正.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M].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93-97
[12] 董維琇.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J].臺灣:藝術研究學報.2013.6(2):38
[13] Malcolm Miles著,簡逸姍譯.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願景[M],臺北:創興出版社.200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