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重塑:非遺傳承與鄉村復興

金江波(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副教授)


中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為城鄉二元結構的變革推波助瀾,鄉村社會接受“現代化”浪潮的洗禮。這場空前的社會結構調整和社會遷徙運動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城鄉格局的變遷,更是一種文化生態的重塑。

美麗鄉村計畫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環節之一,其核心是從生長的地方尋求文化資源,以鄉村文化重建為主旨,在“地方重塑”過程中梳理公共文化體系,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功能,激發當地村民對新生活的追求,達到自身發展方式的升級與轉型。以“地方重塑”的理念推動公共藝術介入當代鄉村建設,改善了鄉村的公共環境,增強了當地村民的社區意識、鄉土觀念,為鄉村人民生活注入新鮮活力。用公共藝術的特性營造鄉村環境,增強了村落的開放性,使村落與周邊環境的關係發生改變,促使鄉村人居環境向新的狀態演化。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有生活方式和特有的鄉村文明,傳統沿襲下來生活勞作所形成的技藝,成為地方文化中固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時間的角度來說它是手口相傳、世代相承的;呈現在空間上它則成為與地方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族群精神、社區情感、屬地歷史、地域個性、人群氣質、社團凝聚力和基層向心力的有機組成和重要表徵,它是活態的。並隨人們生活的改變而不斷演化和發展。每一次重大生產力變革和生產工具變遷,引發的生活方式巨大改變,都可能使與過去生活習慣相依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消亡。人類社會從農耕時代向工業化時代的快速轉變,近現代的城市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資訊時代的日新月異,是當今的歷史大勢。隨之帶來我們現代的生活樣式和勞作模式的轉變,是傳統內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邊緣化、日漸式微的主要原因。

如何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的生命力,已經成為當代社會中值得關注的一項重要的課題。作為人類文明成果之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代代相傳、口傳心授的非遺傳人理應成為現代文明社會中的地方文化特色象徵,成為現代精神生活消費的內容。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天生與之俱來的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它的弘揚與傳播,往往能激發地方文化的自信與地方文化的自豪感,更能成為地方文化特有的價值載體。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導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部署和會議文件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來自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性的表達形式、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形式包括:語言、口頭文學、口頭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競技、神話、禮儀、風俗習慣、手工藝、建築術及其他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傳播和資訊。”

從其自身隸屬的文化角度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轉換為一種新的文化生產力。無論從現代社會的經濟特徵來看,或者從現代商業消費的觀念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有獨特的文化商品價值體系。其特有文化的形態,可使其更容易與屬地的旅遊、文化體驗的活動,社區的表演,以及文創衍生品相結合。鍛造出獨特品質、承載屬地文脈記憶與生活溫度的文化產品。無論從日本推行的“一村一品”、臺灣實踐的“鄉村營造”計畫的實效來看,都是以“地方重塑”的理念挖掘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地制宜集聚地域文化資源,尋找符合地方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方式和構建獨具本土價值的文化資產,最終形成地區文化生態。日本和臺灣的成功是值得肯定與推崇的地方重塑案例。這些成果也可以告訴我們,傳承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如何的更好地發展它,讓它成為現代生活的內容之一,融于文化消費的生態迴圈過程中。

鄉村復興的受益者是當地居民,他們是地區改造真正的收益者和傳承者,也是實現地方重塑的內在動力。而現實的情況是屬地居民的自覺意識還遠未獲得開發和解放,人們對藝術介入自我生活的現象抱持一種觀望、謹慎或者“娛樂”的心態,這就需要參與者必須設計出一整套成熟的方案和機制,來激發地方重塑的理想在當地居民心中實現自我生長。其中重要的策略和主張就是對當地居民“藝術即生活”這一自覺意識的喚醒和培養,啟示他們重新去看待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引導他們開始學會用藝術的方式和思維來解決當地今後可能遇到的問題,實現藝術改造生活,最後融於生活。通過現實的很多案例可以發現,地方重塑面對的往往是受教育程度有限的屬地居民和年長的村民,他們缺乏必要的專業素質,對地方重塑實施過程及結果缺乏充分的認識和感受,也就難以據此轉化出有效的藝術思維。可以說,如果僅僅試圖依靠使用者完全通過自我的主動性去實現“自覺”習慣的產生及堅持,是困難且充滿挑戰的。

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牽引,以此為媒介,更有利於建立與當地農民群眾的情感聯繫,更有利於樹立村民們的自我認同感。從而激發他們的自我能動性,發揮主體作用。讓他們在傳承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接受新文化薰陶的過程中樹立起新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繼而政府再給予積極的幫扶政策,專業人士給予有力的藝術指導,共同創建舞臺展示農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才華,其能動性將會得以極大發揮,並在繼承過程中自覺為古老的文化遺產輸入具有時代特徵的新內容,注入新活力。這種政府引導下的廣大農民群眾的主動參與和創新,會從根本上使農村文化建設、農民文化隊伍和農民文化生活更加興旺發達。

正如梁漱溟在他的鄉村建設理論中對如何培養“農民自覺”的論斷,他認為:“我們必須啟發鄉村人的自覺,因為鄉村問題雖然是很嚴重,能讓鄉村人很難過,可是他們缺乏大家同在問題中的自覺。對於大家齊心合作自救的要求不夠。我們的鄉村學校就是給他一個安排,擺出來,讓鄉村領袖與農民多有聚合的機會。在他們聚合的時候,就容易談到他們說痛苦的問題,談到他們本身的問題。如沒有聚合的機會,則只能在各自家裡發愁歎氣。能夠經常聚合,就可以漸到自覺裡去,漸往大家齊心合作解決問題裡去。鄉村學校是一個安排,這個安排幹什麼?就是讓鄉村人發生自覺,並有齊心合作解決問題的機會。”

在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過程中,他將建立鄉村學校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共同去應對問題、共同去解決問題公共平臺,也是一套有益於群體共同運作的民主機制。不同身份的人可以通過交流、對話表達自己對於鄉村建設的提議和意見,人們共同參與鄉村事務,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主體身份深有認同,對鄉村的事要靠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深有體會,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鄉村創造未來。這正是梁漱溟提示給人們的“農民自覺”意識的落地,而實現這一“自覺”的途徑正是鄉村學校機制的設立。

地方重塑的目的是通過行之有效的創新機制建立,帶給地方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從而使重塑轉向自我生長,從而獲得長效的復興之路。

當下中國宣導的“美麗鄉村計畫”,正是應對目前鄉村現狀面臨著近乎一致的問題,鄉村所經歷的發輾轉型是當下中國千百萬縣域經濟發展的縮影。相對粗放的經濟模式導致發展的失衡,既破壞了自然生態,也割裂了歷史文脈。在國家宣導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復興的背景下,擁有豐富歷史遺存和深厚人文積澱的鄉村,藉由機制創新的保障,得以建立起集歷史保護、優美環境、人文風情於一體的產業良性發展格局。

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主導的眾多“美麗鄉村計畫”,是集合高校的知識力量和人才優勢,協同藝術家、設計師、創意工作者和年輕的藝術創客群體,長期為“地方重塑-公共藝術計畫”執行的一項社會知識服務工程。在策劃和規劃的過程中,仔細研究地域、鄉土文化,反復推敲並逐項落實空間佈局、景觀規劃、活動場所和建築設計,實現公共文化的價值。主張以文化為牽引的創意產業替代低水準、高耗能的加工業,實現“人”與大環境的協調、共生,著眼建立長效機制。充分尊崇地方重塑的理念與宗旨,挖掘富有鄉土特色的人文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生產資源和自然資源,從中整理出有助於提升地域知名度的民間傳說和故事,提煉文化含量。強調保護和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活態的鄉村文化生態系統”的概念梳理現有鄉村的歷史、文化、產業、人力等資源,挖掘和再現原生態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以鄉村社區為單位、沒有圍牆的“活體時態的博物館”,作為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在生命力。以此營造產業,發展服務業,由此可複製出價值判斷和運作機制。無論是浙江省玉環縣山裡村的動漫花穀為主題的創意農業實踐,還是德清筏頭鄉竹編、竹扇的手工藝體驗基地的建立,以及浙江大鹿島海島藝術創客空間的營造。都為鄉村業態注入了新的元素,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總體上體現了“一產轉三產”的思路與運作路徑。

“地方重塑”是一項長期文化規劃,更是一種“成長”機制,讓藝術家的努力和地方民眾的積極性形成合力,由表及裡地滲透到區域的底層,真正觸及地方文化命脈,使之形成啟動地方自我生長的動力。將公共空間、文化心理、價值觀念的闡釋緊密融合,體現人的主體意識與主體精神,從而實現公共文化的價值理想,使“地方重塑”真正成為鄉村復興的必由之路。